阅读记录

第117章 明哲保身,方能立足[2/2页]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小妹仔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翦环顾城内劳作的将士,疑惑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处置不当,此处恐成隐患,所以我要留守。”
     赵迟目光严肃地回答。
     “是在担心瘟疫?”
     王翦身为老将,自然明白这一点。
     “大灾之后,必有大乱。”
     “城中数十万人若不妥善安置,必然引发瘟疫。”
     “所以我必须摧毁此城,以防瘟疫蔓延。”
     赵迟点头赞同。
     “你说得很对。”
     王翦点头附和。
     接着,他轻笑着说道:“你这次功劳极大,君上必定重赏,不久就会传来王命。”
     “王将军同样功不可没,灭国之功离不开您的协助。”
     赵迟微笑道。
     “怎能与您相提并论。”
     王翦也露出喜悦之色。
     “说到这个……”
     赵迟感叹道:“此战能胜,多亏王将军牵制魏无忌。
     若魏无忌坐镇北境,我军未必能如此轻易击溃魏军。”
     王翦目光深邃,说道:“魏无忌一生英名,临终却看走眼,错估了两人,一个是庞雄,另一个便是你。
     他以为你年少可欺,全力对付我,殊不知你的才智远胜蒙武、桓漪和我,魏国撑不过两个月,更别说等到齐楚燕联军。”
     “终究是他小看了你,才导致失败。”
     赵迟闻言谦虚回应:“王将军过誉了。”
     王翦神情严肃道:“我比你年长,经历也更多。
     你如今地位显赫,年轻一辈无人能及。
     你行事冷静,未被权力迷惑。
     站得越高,跌得越重。
     你今日所得,皆因王权,无论何时,都不可触碰其底线。
     成败荣辱,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就是王权的可怕之处。”
     “如今大秦统一在即,大王诸子均已成年,虽未立储,但日后必为争夺储位展开斗争。
     我们这些握有兵权者,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我和蒙武、桓漪一样,从未参与内斗,只忠于王权。
     一旦介入,将难以脱身,甚至可能毁掉家族,失去一切荣耀。”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确有深意。”
     王翦语重心长地说:“你还年轻,心智或许还未完全成熟。
     那些世家子弟定会想方设法接近你。
     我是你的前辈,也是受过你恩惠的人,有一句话必须提醒你。”
     “真心话:切勿卷入皇位之争,更不可陷入**。
     明哲保身,方能立足。”
     赵迟郑重点头,他知道王翦是出于好意。
     在任何朝代,内斗难免带来血腥风雨。
     王翦得以善终、家族得以保全,正是因为懂得趋利避害。
     而蒙氏一族投身内斗,支持扶苏,最终被胡亥下令满门抄斩,昔日功绩化为乌有,落得家破人亡。
     这是王翦对赵迟的忠告:远离权力**,避免卷入宫廷纷争。
     若非真心关怀,王翦绝不会直言相劝。
     赵迟明白历史趋势,绝不会参与**。
     但他也不会停止增强自身实力,他会利用手中的权势不断积累资源,直至数十年后,甚至秦始皇驾崩、秦末乱世到来时,他所掌握的力量足以左右局势。
     赵迟对王权毫不畏惧,虽敬重秦始皇,却对他的后嗣无动于衷,更遑论臣服。
     若有人挑衅,他定会全力反击,即便面临秦始皇的威胁,也绝不低头,宁可掀起巨浪,也不妥协。
     “多谢王将军指点。”
     赵迟诚恳道,“您的教诲,我铭记于心。”
     “秦王旨意到,上将军赵迟接旨。”
     “上将军王翦接旨。”
     就在这一瞬,亲卫营后方传来庄重的声音。
     赵迟立即回过神,与王翦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喜悦的光芒。
     “圣旨来了!”
     王翦带着笑意说。
     “走。”
     赵迟笑着回应,随后跳下战车,走向亲卫营后方,王翦紧随其后。
     不久,他们见到禁卫军统领辛胜。
     “臣赵迟。”
     “臣王翦。”
     “领旨听命。”
     二人同时躬身行礼。
     “秦王诏曰:上将军赵迟,率军灭魏,功勋卓着。
     以黄河之水毁大梁,使我大秦未损一兵一卒便覆敌数十万,奠定胜局,且斩杀魏无忌,诛魏王,完成灭魏大业。”
     “现晋赵迟爵两级,封为关内侯,准扩私兵至五千人。
     授予赵魏韩三地军政大权,享先斩后奏之权,并赐封号‘武安君。”
     辛胜双手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震惊,赵迟与王翦亦难掩震撼。
     “掌控三地军政,掌握生死大权,先斩后奏,这是何等权势?”
     “再说,上将军竟获武安君封号?”
     “实在过于丰厚!武安君,不仅是大秦武将的最高荣誉,更是天下人梦寐以求的尊称啊!当年老武安君白起四十多岁才获此殊荣。”
     所有人以敬意注视赵迟,眼中满是钦佩。
     “秦王竟给了我这个封号。”
    喜欢。
  

第117章 明哲保身,方能立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