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政资金支持经开区建设,这我倒也能理解。都说金桥银路,基础设施建设本就是吞金兽。不过你说县政府用财政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唐庆伟观察到,陈东莱在思考和发言的同时,会习惯性地摸摸下巴上的胡茬。可能是习惯成自然吧。
卢雨燕微微眯了眯眼睛,对眼前这位年轻县长的警惕又提高了几分:“按照县委杜书记的意见,县财政在去年对一家有意在开江县投资的科技公司分批予以了八十万元的资金支持。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将额度提高到一百一十万。”
唐庆伟心下一惊:什么企业能让县委主动出资帮扶?听卢雨燕的意思,这似乎还是一家科技企业?
他赶忙看向自家老板。只见陈东莱的脸色已经黑如乌云,显然胸中郁郁之气难疏。“县财政已经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居然还有闲钱投资私营企业?”
妈的,这杜洪波的脑袋不知道怎么长的,居然还能搞出这一招来?这人的思维真有这么开放?
用政府基金对民营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入股,是相当有风险的行为。据陈东莱所知,至少要到2010年前后,才有城市敢于站出来吃螃蟹。
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都是失败的。劳民伤财暂且不论,部分领导甚至借着投资的名义,将宝贵的公款用于投资空壳皮包公司,从中收受提成与好处费:反正暴雷了又没什么大不了,投资嘛,总会有失败的时候,总不能用这种事情处分干部吧?
当然,这其中也有成功案例:如后世的皖省庐州市,就是用政府基金豪赌民营公司的典范。几任市委书记接力投资了手机显示屏制造公司和电动汽车巨头,都收获了相当可观的收益,堪称政府基金投资的典范。
卢雨燕与身后一名副手对视一眼,有些尴尬地开口道:“毕竟是杜书记的意思,陈县还是慎言为好。”
跟着领导在财政局略显破旧的小楼内兜了一圈,看了几个粗制滥造的展板,唐庆伟的心情和自己的新任老板一样,一起坠入谷底。
开江县的情况,用每况愈下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自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不仅是经济增速在放缓,财政收入更是进入了下跌状态。
要知道开江县在八十年代最辉煌的时候,可是一度能与老鱼泉市分庭抗礼的角色,甚至被时任地委书记陆茫茫向上级提议,把开江县的升格成县级市,和鱼泉并列;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最终搁浅。
即便到了今天这副田地,县里的干部依旧保持着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状态。用财政局局长卢雨燕的话说,就是“虱子多了不怕咬”。连县委书记都没多说什么,你陈东莱凭什么批评我?
花了两个小时,好不容易把财政局溜完一圈,终于来到了最后的座谈训话环节。卢雨燕咬紧牙关,领着众人走进了会议室。
第418章 三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