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灯光忽明忽暗,光斑里不同时空的画面还在闪烁。周厌离盯着林七夜放在拓片中央的青铜戒指,那龙吟般的共鸣让他胸腔发颤,仿佛有什么沉睡已久的东西正在体内苏醒。他缓缓抬手,摘下脸上的青铜面具,疤痕交错的脸庞在紫外线灯下发白,像被岁月啃噬过的岩壁。
“这面具,是周家世代相传的信物。” 周厌离的指尖拂过面具内侧,那里刻着细密的纹路,在强光下若隐若现。林七夜凑近细看,发现那些纹路与 “” 的螺旋符号如出一辙,只是更古老、更繁复,像是咒文的原始版本。陈默端来的浓茶在桌上晃出涟漪,涟漪里竟倒映出面具在不同时代的模样 —— 有时是古朴的青铜质感,有时却泛着未来金属的冷光。
周厌离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檀木盒子,打开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松香与铁锈的气息弥漫开来。盒子里垫着泛黄的丝绸,上面放着几张老照片和一本线装笔记。“这是 1927 年,我祖父在敦煌考察时的照片。” 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里的年轻人戴着同款面具,站在尚未发掘的 465 窟前,背景里的沙丘形状竟与咒文的拓扑结构吻合。
林七夜拿起笔记,纸页脆得像枯叶。开篇的字迹歪斜却有力,记载着周家第一代守护者与面具的渊源:“周族始于殷商,为尸陀陵守陵人,面具乃时空锚点,能定裂隙,镇时虫……” 后面的内容被虫蛀得模糊不清,只剩零星的字句 ——“青铜混星砂,锻以人骨火”“纹随代变,承前启后”。
“检测一下面具材质。” 林七夜提议。周厌离将面具放入光谱分析仪,屏幕上的元素图谱让人瞳孔收缩:除了铜、锡等常规青铜成分,还有一种未知元素,其原子结构呈现出诡异的五重对称,与从时空裂隙采集的金属碎片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面具的密度会随温度变化,在零下 20 度时轻如鸿毛,达到沸点又重若磐石。
当陈默打开高强度探照灯,照向面具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强光下,面具表面浮现出动态的全息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巨大的青铜祭坛矗立在沙漠中,数十个戴着同款面具的祭司围着祭坛吟唱,他们的长袍下摆绣着螺旋咒文,与林七夜戒指上的纹路呼应。祭坛中央,一具巨大的时虫尸体正在发光,体液顺着沟槽流进面具,赋予其幽蓝的光泽。
“这是古代祭祀仪式!” 林七夜的青铜戒指突然飞离桌面,吸附在面具上。两者接触的刹那,全息影像剧烈晃动,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未来的实验室里,白大褂们正用精密仪器分析面具,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里,“时空锚点”“量子纠缠” 等词汇与古老的咒文交织在一起。
周厌离翻到笔记的中间部分,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拓片,上面是面具内侧纹路的完整拓印。他将拓片与 465 窟的壁画残片对比,发现两者能
第7章 面具溯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