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章 衡度玄机[1/2页]

尸陀陵咒 九日爱八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破碎的青铜罗盘残片在实验台上泛着冷光,谢重楼戴着特制的电磁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刻有微型卦象的碎片拼接。他的镜片上蒙着一层薄雾,那是过度专注时呼吸凝结的水珠,身后的全息屏幕上,宋代航海图与现代坐标的对比数据在不断刷新,红蓝两色的曲线如同两条纠缠的毒蛇。
     “谢博士!您快来看这个!” 技术员小陈的声音从测量室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谢重楼快步穿过走廊,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某种焦糊味扑面而来。测量室内,所有精密仪器都在不受控制地运转,激光测距仪的红色光束在墙壁上胡乱扫射,电子天平的托盘疯狂震颤,吐出一长串打印纸,上面密密麻麻布满数字。
     “从磁暴结束后就开始了。” 小陈扯了扯领口,那里还留着被硅基藤蔓勒出的红痕,“这些数值…… 您看。” 他抽出一张打印纸,手指点在一组数据上,“秦代的‘仞,换算成现代长度单位是 1.848 米,而我们之前测算的航海图坐标偏差距离,恰好是这个数值的 1700 倍。”
     谢重楼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抓起计算器飞速按键,心跳随着屏幕上的数字跳动愈发剧烈。17 这个数字,不仅是宋代航海图与现代坐标的偏差秒数,此刻又以倍数的形式,与秦代的长度单位产生了精确的数学关联。更诡异的是,当他将这些数值代入地球自转轴偏移模型时,计算结果竟与罗盘投影中古代石罗盘的转动角度完全吻合。
     “不是巧合。” 谢重楼的声音沙哑,“秦代的度量衡体系,根本不是用来丈量土地和器物的。” 他想起祖父笔记里夹着的一张泛黄手稿,上面用朱砂写着:“周天有度,非尺可量;归墟之衡,藏于天道。” 当时他以为这只是老人的臆想,此刻却如雷击般豁然开朗 —— 那些看似普通的长度、重量单位,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标记归墟能量的特殊刻度。
     档案室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声响。谢重楼和小陈冲过去时,发现存放古代文献的恒温柜不知何时全部敞开,羊皮卷和竹简在空气中翻滚,仿佛被无形的手翻动。更惊人的是,原本黯淡的文字开始发出荧荧绿光,《淮南子?天文训》的残页上,“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 的记载旁,浮现出用秦篆书写的批注:“隅者,归墟之锚;九数循环,能量永固。”
    

第14章 衡度玄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