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针对出兵倭国,朝廷一众大佬做出精密部署。
     国家机器就此在三省六部体系下快速运转起来。
     大量战备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登州,扬州两处港口。
     这些都是前期投入。
     一旦朝廷大军登陆倭国,拿下栖身地盘。
     从此就可以战养战。
     哪怕和倭国长久鏖战,也不用担心军需补给问题。
     九月初一。
     大周皇帝颁布讨倭诏令:
     称海外倭奴之国,狂妄自大,不服王化。
     以下犯上在先,袭击朝廷使船在后。
     又派兵援助百济,公然武力对抗大周收复故土之战事。
     华夏天子多次警告,依然我行我素。
     士可忍,孰不可忍!
     今挥师东渡,行华夏王道之举。
     倭王,摄政王,苏我氏之流。
     明智的话洗干净脖子,引颈受戮,免遭凌迟之苦!
     ……
     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万万没想到。
     负荆请罪的使者还没到京城。
     就已经收到大周出兵倭国的消息。
     就算他们想要跪地求饶,都已经没有机会了。
     十月初五。
     东海舰队在福建道总管于仲文的率领下。
     从耽罗洲岛出发,向东航行。
     抵达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地带。
     率先对带方岛之南,九州岛北面的壹岐岛发起进攻。
     此岛原是“一支国”。
     被倭国武力击败后,臣服于大和朝廷。
     于仲文只派遣了五百人登岛,便把岛上的驻守势力拔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
     早已从釜山港转运带方岛的新罗五万军队。
     在李靖,鱼俱罗,麦铁杖的率领下。
     乘坐带方岛上北海、东海水师的船舰,杀向九州岛北部的肥前国造和筑前国造。
     东海水师舰队紧随其后。
     倭国在全面学习中原,推行“大化改新”之前。
     对于地方的管辖还不是仿照“郡县”设立的“国郡制”。
     而是实行“国造”的行政制度。
     当下。
     倭国境内,有大大小小120多个国造。
     其实就是大和国武力征服的其他小国、城邦。
     每个国就成了大和朝廷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
     由倭王任命一位“国造”进行管理。
     国造通常是由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豪族首领担任。
     他们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可自行制定地方政策,征收赋税,甚至组建地方武装力量。
     名义上同属大和朝廷。
     实际大多都是半独立状态。
     肥前和筑前位于九州岛北部沿海地带。
     是倭国对外交流的前哨站。
     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渡来人”,便是在此登陆。
     肥前国造大野城,筑前国造三野城。
     当地豪族统领也是有些乱了方寸。
     当他们听说援助百济的三万余精锐全军覆没,便已经吓破了胆。
     奈何倭王下了死令。
     必须全力阻止大周军队登陆,誓与国土共存亡。
     要么战死!
     要么被倭王弄死!
     横竖都是死。
     肥前大野城内,松浦氏族长一脸憋屈。
     闪烁的眼神之下隐藏着莫明的慌乱。
     大和朝廷在肥前,筑前布置了第一道防线。
     特别是在海岸线上,派重兵把守。
     ……
    喜欢。
  

第628章 出兵倭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