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另外还有独轮运粮车等后勤保障方阵。
     前后数十个方阵,场面宏大,震撼人心。
     看到装备精良,军容整齐,令行禁止的大周军队,感触最深的当数那些蕃商,胡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威武的军队。
     不由地拿自己国家的军队与之相比较,心中的震撼更甚!
     阅兵持续了一个时辰。
     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朝中一众大佬。
     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种阅兵方式,都向小皇帝投去热切的目光。
     这就是大周的天,这就是他们效忠的天子!
     有此君王,为人臣子,何其幸甚!
     阅兵过后。
     陈朝俘虏和一众蕃商、胡商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陈后主也是沉吟不语,挣扎的目光似乎平顺了几分。
     大周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陈朝亡国那是早晚的事。
     想到这,心中的不甘似乎淡了许多。
     看向城楼上那道雄姿英发的身影,胡子拉碴的陈叔宝颓然一笑,不禁摇了摇头。
     时也!
     命也!
     接下来,就是宣布对陈朝俘虏的处理。
     率领官民投降陈朝的西梁皇室萧岩、萧瓛叔侄,被判处极刑,满门抄斩。
     这样的结果,小皇帝亦不用向纳土归朝的萧琮,以及萧婉儿解释什么。
     对于叔侄二人的背叛,他们心里多少是有些恨意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朝“大文豪”、宰相——江总。
     对于这种毫无气节的文人,宇文衍嗤之以鼻。
     让其做了个文渊阁博士。
     发挥读书人的长处,做些整理、校正典籍的工作,了却余生。
     至于其他官员,都封了些散官闲职。
     一些官声欠佳,却也不是十恶不赦的陈朝旧臣。
     被小皇帝举家发配到本州岛北部的汉至平原去了。
     让他们去那弘扬中原文化,教化阿伊努人。
     对于一众皇室成员。
     也是封了些闲职,让他们住在长安,平平淡淡地过完这辈子。
     整个陈氏皇族,在建康沦陷后也就三人起兵反抗。
     他们是陈叔宝的十七弟,坐镇湘州的陈叔慎。
     陈蒨第七子陈伯信,以及陈霸先弟弟的孙子陈方庆。
     陈氏皇族第三代里面。
     就他们三人还算保留了一丝祖辈的血性。
     其他人都成了安于享乐,不思国事的皇室后裔。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连皇帝都是那副怂包样,就更不用奢求其他人了。
     仪式过后。
     宇文衍走下城楼,来到陈叔宝面前,和颜悦色道:
     “元秀啊,来到京城了,就安心住下!”
     “给你安排的宅子便是你儿时与乃父居住之所,不知你可还有印象!”
     陈叔宝553年出生于江陵。
     荆州被宇文泰攻陷后,与其父陈顼以及堂叔父陈昌一起作为俘虏迁到关中。
     直到562年,十岁的陈叔宝随同父亲一起回到陈朝。
     陈顼得到同胞兄长,皇帝陈蒨的重用。
     陈叔宝的童年都是在长安度过的,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十岁才离开,童年的记忆肯定是清晰的。
     听到宇文衍语气和善,而且不打算杀他。
     陈后主心中稍安,跪地颤声道:
     “边野罪臣拜谢大周天子,劳烦关切,惭惶无地,惟愿以贱躯为陛下牛马!”
     “你居长安近十年,这里也是你的家!”
     “以后有何需要,但说无妨!”
     小皇帝没有羞辱他,亲手将其扶起身来。
     陈叔宝脸上浮现一丝感动,连连叩首,喉咙哽咽,泪水夺眶而出,一时说不出话来。
     宇文衍摆了摆手,拍拍他的手背。
     又向其身旁的沈婺华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开。
    喜欢。
  

第399章 阅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