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回公子话,习惯了,不累。”
     说话的是一名壮实的少年,说话时露出憨厚的笑容。
     “狐狸,拿几把镰刀来。”
     小皇帝吩咐狐狸取工具,想要亲自尝试下割麦。
     镰刀呈月牙状,手柄有长有短,又称割刀,丁镰。
     “有样学样,你们都来试试。”
     宇文衍拿着镰刀对宇文衎,宇文术,萧瑀说道。
     他们三人同年。
     自从萧瑀成为小皇帝侍读后,每天跟着一起晨练,很快就混熟了。
     从来没有见过田间劳作的他们甚是好奇,感觉新鲜得很。
     宇文衍穿越后这也是第一次干农活,尝试割了几把,竟然做得有模有样。
     狐狸,影子,孤狼眼见皇帝都动手了,也行动起来。
     干农活是特别消耗体力,又极其枯燥的事情。
     除了需要从田地里刨食的百姓,没几人能够承受得了经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三个小家伙一开始也是兴致高昂,有说有笑,还嚷嚷着看谁割得快。
     半个时辰后。
     笑声没了,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有意无意地朝宇文衍这边看。
     见他不紧不慢地割着麦子,还与旁边的孩子聊天,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一直到正午时分。
     “公子,收工了,这会日头辣,回去歇息歇息。”
     刚刚那位憨厚少年在狐狸的示意下,走到小皇帝近前说道。
     近一个时辰的劳作。
     宇文衍也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一众孩子往屋舍最集中的一处院落走去。
     这里是山庄举行集体活动的地方,也是金鳞院学堂所在地。
     除了平时读书用的屋舍,还有几间大礼堂。
     门口是一处宽阔的场院,平时用作训练,秋收时就是晒场。
     院旁。
     一棵数人合抱的参天古槐,枝繁叶茂,犹如伞盖遮荫一方。
     一进到院内,便能感到丝丝凉意,舒服极了。
     场院一角。
     支了几口十二仞大铁锅,熬煮的是小米粥。
     孩子们各自盛上一陶碗。
     屁股随便找一处台阶、石头、土堆一坐,或是地上一蹲。
     三三两两,有说有笑,甚是热闹。
     狐狸给小皇帝端来一碗,墨言,宇文衎,宇文术,萧瑀则自己动手。
     温热的小米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加了饴糖熬煮,有一丝甜味。
     宇文衍端着陶碗,不时吸溜一口。
     穿行在孩子们中间,问了一些金鳞院的日常生活问题。
     这些孩子自从十岁起,就开始接受军事化训练。
     纪律性很强,思想教育也没落下。
     文化知识更是相当可以。
     三千多人县试成绩合格,成为童生。
     可见山庄学堂的先生教得很不错。
     小皇帝随便找了些孩子提问,不论是新算术,农学,还是儒家典籍,基础学问都掌握得很好。
     歇息了一个时辰。
     孩子们继续下地割麦。
     狐狸,影子,孤狼带着宇文衍几人参观整个山庄。
     先是看了学堂。
     每间屋舍能容纳五六十人,都装配了讲台,黑板,课桌。
     看着讲台上放着的戒尺,小皇帝不由感慨,当下社会,人们把“文化”看得很是神圣。
     教书育人的先生,倍受读书人的敬重,社会地位颇高。
     离开学堂,沿着山庄四通八达的羊肠小道漫步。
     山庄不但种地,还挖了池塘养鱼。
     另外,鸡、鸭、鹅、狗、猪、牛、羊等家禽牲畜也有饲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俨然一幅和美的田园风光。
    喜欢。
  

第354章 私访金鳞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