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宇文衍提醒之后,他便开始想如何联合周边各州,进行调兵遣将。
     ……
     第二天。
     相州总管宇文招进宫了。
     “臣参见陛下!”
     “皇叔公免礼!”
     宇文衍表现出了足够的亲近,让其平身,赐座。
     相州治所邺城,是原北齐都城。
     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政权在这里建都。
     历经一百多年。
     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
     有“六朝故都”之称!
     正因为是北齐旧都,故而对于大周来说极为重要。
     朝堂之上。
     也有声音表示,要把邺城夷为平地。
     以消除旧朝皇权象征。
     被宇文衍断然否决了。
     他绝不会像杨坚一样短视。
     难道你把邺城毁掉,就能抹除之前政权存在的事实?
     无疑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宇文招作为亲王。
     接替蜀国公尉迟迥相州总管的位置。
     比起高颎来,就要顺利得多,治下官员没有不服气的。
     要说地位。
     王爷肯定比蜀国公要高,只是威望不如而已。
     赵王上任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和军务。
     全力执行朝廷推行的策令。
     不论是驿站改造,钱庄建设,还是开荒垦田,减免赋税等。
     都得到了很好地落实,政绩斐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叔公,相州之地,农业固然重要,但手工业同样不容忽视……”
     “丝织,瓷窑,炼铁等,地方官府应当大力扶持发展。”
     宇文衍想要大力发展商品贸易,开征商税。
     那么朝廷对各州手工业的重视程度,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只有提高手工业水平,才能制作出更多精美的商品。
     才能为商贸活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
     宇文衍还特地制定了一份,促进手工业发展的策令。
     包含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鼓励技术革新,技艺传扬。
     一旦有发明、创造性的事物出现,官方都会予以奖励。
     策令将发放给各级地方官府,全国统一执行。
     “臣谨遵陛下旨意!”
     宇文招愣愣地看着手中这份策令。
     不明白年仅九岁的侄孙皇帝,到底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从古至今。
     商人和手工业者,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奇淫技巧。
     社会地位低下,不被贵族士大夫们认可。
     宇文衍认为。
     这是封建社会既得利益的士大夫阶层,对于其他阶层的刻意打压。
     他们垄断教育资源,独占官场晋升渠道。
     为了自身的特权和利益,极力打压其他阶层。
     让他们永远处于社会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宇文招显然不会去想这些。
     他只要维护宇文皇室的统治地位,便能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
     在其内心。
     对于小皇帝任命他为相州总管。
     迟迟不把自己女儿送往突厥,心存感激。
     这个侄孙皇帝虽然年纪不大。
     但却比侄子宇文赟要靠谱许多。
     国有明主,又是自家人。
     每位王爷,都在想要为大周做点什么!
     这也就不奇怪。
     以宇文招为首的这些亲王,为什么责任感爆棚了!
     改革官制后。
     就算启用这些王爷,也不可能再像宇文护那般,一人独揽朝政。
     至少,风险已经大为降低。
     这也是宇文衍敢于用他们的底气之一!
    喜欢。
  

第133章 述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