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年间,河南的一个偏远乡村,生活着一对贫困的母子。母亲白氏早年丧夫,独自一人将年幼的儿子玉龙拉扯大。玉龙长得眉清目秀,十分俊朗,转眼间已到了该成家的年纪。
某年秋天,白氏在田间收割庄稼,劳作间隙,她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只鼓鼓囊囊的蓝色碎花包袱。白氏心知这定是他人遗落,便没有私自打开,而是用秸秆将其盖住,耐心等待失主。
直到夕阳西下,一个年轻人才骑着白马匆匆赶来。他下马便问白氏是否见到一个蓝色碎花包袱。白氏听后,连忙掀开秸秆,露出了那个包袱。年轻人打开一看,里面的二百两银子分文未少。
他感激涕零,告诉白氏这钱是给重病在床的父亲治病的救命钱。年轻人执意要分一半给白氏,却被她婉言谢绝。年轻人感动不已,询问白氏姓名,以便日后报答。白氏如实相告,自己是个寡妇,只有个儿子叫玉龙。年轻人则自称张兴,家住山西东关镇,并留下了一块刻有“张”字的木牌作为信物。
时光荏苒,转眼间十几年过去,玉龙已长成英俊小伙。然而,家中贫困,他的婚事一直没有着落。更不幸的是,这一年河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玉龙家中也断了粮。
白氏看着儿子日渐消瘦,心中焦急万分。她想起了那块张兴留下的木牌,决定让玉龙去山西找他求助。玉龙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带着木牌踏上了前往山西的乞讨之路。
历经半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玉龙终于抵达山西境内。然而,他刚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就饿得昏倒在地。这户人家正在张灯结彩准备喜事,主人见状将他扶进屋中,盛上饭菜让他饱餐一顿。
玉龙吃完饭后刚要道谢,主人却提出了一个请求。原来,主人的儿子刘虎自幼与东关张家的女儿定了亲,明天就是迎娶的日子。可刘虎长相丑陋,不久前又摔伤了脸,
第456章 清朝康熙年间的奇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