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古时候,有位风度翩翩的才子名叫张云逸。此人性格开朗,却爱在花丛中流连忘返。有那么一回,他与邻家才女柳梦蝶暗生情愫,私下幽会,却不慎弄出了声响。柳梦蝶的家人一怒之下,将张云逸扭送至官府,控告他玷污民女。
恰逢此时,探花出身的御史李慕白正在福建巡察,恰好撞上了这桩风流韵事。李慕白身为饱学之士,看到同为读书人的张云逸跪在大堂之下,不禁心生怜悯。再瞧瞧张云逸和柳梦蝶的神情,李慕白心中已然明了,这对青年男女之间定是情投意合。看来,这并非什么玷污民女,而是私通而已。古人云:“哪个少女不怀春”,此乃人之常情嘛。于是,李慕白决定出手相助。
他对张云逸说道:“既然你是读书人,那就以衙门屋檐上的蜘蛛网为题,写一首诗吧。若写得好,本官便免去你的罪责。”这御史大人口中虽说写得好,但究竟何为写得好呢?这关乎张云逸的身家性命,他自然不敢怠慢,脑筋飞转,很快就领悟了御史大人的意思。
这蜘蛛网啊,表面上是写蜘蛛网,实际上是要写他自己。也就是说,要借物喻人,一语双关。有了这个方向,张云逸很快就有了思路。他眼下被压在大堂之下,不就像是被蜘蛛网粘住的飞虫吗?对了,他就把自己比喻成不小心触碰罗网的飞虫,恳求御史大人放他一马,这肯定行得通。
于是,张云逸摇头晃脑,当即吟诗一首:“风流才子本癫狂,花间寻乐忘归乡。今朝误入罗网里,脱身还赖御史帮。”这首诗何意呢?就是说这飞虫风流癫狂,一不小心落入了蜘蛛网中,出不来了。全靠着御史大人高抬贵手,帮着飞虫脱困。显然,这里的飞虫指的就是张云逸自己,而“花间寻乐”指的就是他与柳梦蝶的幽会。至于“误入罗网”,自然就是他被抓到官府的事了。最妙的是最后一句,“御史帮”,那当然指的是御史大人了。但从字面意思来解释,飞虫是御史所管辖之物,身为御史,误伤其类,理应出手相助才是。这首诗中透露出一种祈求的语气,大人呐,你看我们都是读书人,你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李慕白听到这首诗,心中颇为欣赏。他欣赏的不是诗有多文雅多深奥,而是这首诗出现得恰到好处,让他很佩服张云逸的机智敏捷。
然而,李慕白转念一想,又看向了柳梦蝶。他问道:“姑娘啊,本官把这张云逸放走了,你可有异议?”柳梦蝶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说:“
第422章 以诗为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