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4章 这个村子不一样[2/2页]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三土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个个都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这哪像农村,城里的条件也没这么好啊。
     他们来自京城、来自西北、来自中原,没有哪个地方像这里这样充满着生机。
     村里的土地也都看了,说实话地太少了,跟他们在平时的试验田都没法比,但这里却有着高产的玉米种子,实在是不可思议。
     他们也向做饭的婶子打听,
     “老婶子,咱们大队一直都这么富裕吗?我看除了咸菜厂子、养鸡场,养猪场,这牛羊说买就买,一般别的大队可做不到这样。”
     “嗨,现在是好一点了。前几年挨饿的时候你们是没看着。
     那是真饿,吃不饱,一家人干的稀的混着吃,妇女孩子吃稀的,劳动力每天一顿干的。
     后来老书记家里的老二媳妇带头,办了个咸菜厂子,卖了钱,大家伙儿这才分了点钱。
     然后大队又牵头办了个养鸡场,这鸡蛋先给老人孩子们补充下营养。
     剩下的才拿去卖掉。
     赚来的钱呢,就给大家分了。
     大家伙儿手里有了钱,买点粮食、买点布料、买点油盐酱醋的钱也就有了。
     再后来,多养了几头猪,大家伙儿才分得了肉吃。
     说到底,还是大队想着法的给咱们队员们谋福利。
     要是不正干的那些人,村里早就饿死人了。”
     “婶子,我看咱们学校建的也很气派啊,比村里所有的房子看起来都要好,咱们这儿这么重视教育吗?”
     “那当然了!
     那学校是去年盖好的,我儿子还去帮工了呢。
     有了咸菜厂和养鸡场,咱们大队有了收入,就免了孩子们的上学的费用。
     一个孩子每天还给发一个鸡蛋吃,那到了岁数大孩子都去上学了。
     没到年龄的孩子也给发鸡蛋、奶娃子也发,孕妇也发、老人也发。
     这养鸡场啊,每年发给村里的鸡蛋都值好多钱了。
     咱书记说了,有知识才能建设好村子、建设好国家,不让孩子念书的人家年底都不给分红。
     没人敢不让孩子去念书呢。”
     “那婶子您在这样的大队生活那真是幸福啊,我是中原来的,我们那好多村子也都吃不饱,前几年那大旱,可受了灾了。”
     “唉,中原那地界我听家里的说过。人口多,不比咱们关外。
     别看咱们村子人口多、地少,但是只要好好干活不瞎折腾,还是饿不死的。
     这有了力气,秋天的时候去山上再打打猎,就算没有那么些猪,咱们也能吃上一口肉。
     要说幸福,那肯定是比以前强多了。
     咱们村子60岁以上的老人就不用参与劳动了,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在家歇着。大队还照样给发钱、发吃的、就连肉也一两不差。
     还是现在好啊。”
     “那咱们每天一个鸡蛋也是大队要求的?”
     “那是,老书记说了,你们都是高学历人才,是研究好种子的,得保证你们的营养。
     没人每天一个鸡蛋不算啥,你等过几天春耕,咱们保证再杀猪,到时候一起吃肉才香。”
     宋研究员若有所思。
     看来这个村子还真的特别的不同。
    喜欢。
  

第184章 这个村子不一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