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黯灭魔神后,营地内弥漫着一股久违的希望气息,仿佛历经漫长寒冬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曙光。幸存者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这场艰苦卓绝的胜利,让他们看到了重建末世的可能,那黑暗笼罩的日子似乎正逐渐远去,光明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
叶晨深知重建工作迫在眉睫,他召集大家齐聚在营地中央的开阔地带。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驱散了残留的阴霾。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庄重。叶晨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开口说道:“我们成功战胜了黯灭魔神,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都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重建末世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肩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商讨重建的计划,大家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想法。”
话音刚落,现场便热闹起来,不同幸存者群体带着各自的文化和理念,纷纷提出独特的见解。
那位提议利用雷系能量驱动交通工具的年轻成员叫阿明,他在末世前是个狂热的科技爱好者,整日沉浸在各种机械和能源研究中。末世的到来虽然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但也让他更加渴望通过创新改变现状。他激动地说道:“我一直梦想着能有更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末世让这个梦想变得更加迫切。雷系能量如此强大,我们完全可以研发出雷系能量驱动的交通工具,不仅能快速运输物资,还能让我们更灵活地探索周边。想象一下,我们坐着这样的交通工具,在末世的大地上自由驰骋,那该多好!”阿明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充满科技感的交通工具穿梭在末世的场景。他进一步阐述,这种交通工具不仅要有强大的动力,还应具备灵活的操控性和良好的适应性,能在各种复杂地形行驶,比如可以通过调整雷系能量输出实现水陆两栖,甚至具备一定的低空飞行能力,以应对突发状况。
一位年轻的母亲,名叫晓妍,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我希望未来能有一所真正的学校,孩子们能在里面快乐地学习知识。学校周围要有一个安全又美丽的公园,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在那里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还期待能有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晓妍描述着她心中的社区,应该有宽敞明亮的公共活动空间,老人们可以在那里晒太阳聊天,孩子们能在其中嬉笑玩耍。社区内还应设有共享的菜园,大家可以一起劳作,分享丰收的喜悦。而且,社区的建筑风格应该温馨宜人,充满家的感觉,让每一个经历了末世苦难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带着憧憬:“我啊,就盼着能在重建后的社区里安享晚年。邻里之间关系和睦,丰收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回忆过去,畅谈未来。”老人回忆起末世前的乡村生活,邻里间互帮互助,那种温暖的人情世故让他无比怀念。他希望重建后的社区能重拾这种淳朴的风气,大家互敬互爱,共同守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园。社区里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丰收节、节日庆典等,增进邻里感情。
这时,一位年长的智者率先发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根基,那便是食物与住所。住所不仅要坚固,能够抵御各种未知危险,还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可以规划不同功能区域,像生活区、工作区、储物区等,这样能提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简单勾勒出大致的布局草图。智者详细讲解着每个区域的规划思路,生活区要注重舒适性和私密性,房屋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以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工作区则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进行划分,比如手工艺制作区、魔法研究区等,便于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储物区要具备良好的防潮、防火、防虫功能,确保物资的安全存储。
然而,在讨论资源分配制度时,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议。有人主张平均分配资源,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基本的生活保障,一位名叫大强的成员说道:“大家都经历了这么多苦难,平均分配才公平,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但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阿勇觉得应该按贡献分配,他激动地站起来:“在重建过程中,大家的付出肯定不一样。那些承担更艰巨任务、做出更大贡献的人,理应得到更多资源,这样才能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重建工作。”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叶晨说道:“大家先冷静一下,我们不妨综合考虑。基本生活物资可以平均分配,保障每个人的生存需求。而对于一些非必需品,或者用于发展和奖励的资源,按照贡献分配。这样既能保证公平,又能激励大家积极工作。”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在具体实施上,成立资源分配监督小组,负责制定详细的分配细则和监督执行。对于基本生活物资,如食物、水和基本的生活用品,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对于非必需品,如特殊的建筑材料用于个人房屋装饰,或者额外的魔法学习资源,根据成员在各项重建工作中的贡献点数进行分配。贡献点数由工作的难度、完成质量以及对营地整体发展的重要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建筑风格的讨论上,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有着各自的偏好。一部分人喜欢简洁实用的现代风格,认为这样便于快速建造和适应末世生活;另一部分人则钟情于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觉得能让他们在末世中找到归属感。经过多轮交流和协商,大家决定融合两种风格,打造出一种既保留传统韵味又适应末世需求的新风格。建筑外观采用传统的元素装饰,如中式的飞檐斗拱、欧式的罗马柱等,内部结构则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确保空间利用最大化和居住的舒适性。例如,房屋内部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便于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功能区域。同时,利用雷系能量实现智能照明和温度调节,让居住体验更加便捷舒适。
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大家也充分意识到重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
资源短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负责资源统计的成员汇报说,目前一些关键建筑材料,如特殊的钢材和木材,十分稀缺,而且用于提
第327章 重建的蓝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