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2章 大臭[1/2页]

岁月的疤痕 老黄瓜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义跟着梁军长,原先是骑着大洋马,现在跟着梁军长坐的是美式吉普车,从东北杀进关内,参加平津战役,一路南下跨黄河,越长江一路横扫。把国民党军队追进了南海还不罢休,一定要赶到天涯海角去。梁军长率部杀到了雷州半岛,还没喘一口气,又接到命令,一路北上返回,过长江跨黄河,又回到关处,这次跨过了鸭绿江!老爸说有多少战士没有战死在疆场,而是累死病死,饿死在行军途中。要不是当年读了几年书会写几个字,可能早就战死在前沿阵地或者累死饿死在强行军途中。
     担架队,送粮队那是一路跟随的大军,一直跟到长江边,10月的江风一个劲的吹,长途劳累,加上东北人水土不服,胡大娘一下病倒,爬不起身来。看着滔滔的长江水,胡大娘叹了一口长气,看样子过不了长江了,从怀里掏出那块金表。对儿媳妇那个领队的副县长说,“这金贵的东西你要见到我那干儿就还给他,让他好好打老蒋!“看着满眼泪水的乡亲们嘱咐道,“我不行了。死后就长久安葬在长江边,看着你们渡过长江打胜仗!“当天夜里胡大娘就长眠在长江边与世长辞。胡大娘的儿媳怀揣着那块金表率领着担架队送粮队一路打听一路南下,最终没有找到胡大娘的干儿子。上个世纪70年代,胡大娘的儿媳临终前把那块金表交给了他的儿子,胡大娘的孙子千叮咛万嘱咐要找到胡大娘的干儿子的家人,把这块金表还给他们。
     阿义随部队出征朝鲜,调往前线指挥部任干事,算起来当了那么多年兵,虽然没有上过前沿阵地打过仗,但也跑遍了祖国大疆南北,今又杀出国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一个年轻的军官。那一天阿义正去开会,一队去前沿阵地的部队在路边休息,阿义不经意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同村的石头哥吗?阿义也是这么多年没见到自己的同乡了,阿义大声叫了一声,“石头哥!“那王解放抬头一看也认出了阿义,这王解放的大名还是当年他报名参加民兵时阿义给起的呢!“怎么是你阿义?“两人是你看我,我瞧你是相向而坐,抽着烟一肚子的话,不知从头说起,两人都没言语,只是默默地看着对方,部队就要出发上前沿阵地,石头哥丢下烟头拍了拍阿义的肩膀,一句话没有说,转身归队而去,阿义在后面大声喊了一句,“石头哥,多保重!“许多不认识的战友都转头向阿义招手,唯独石头哥没有回头,好像没听见一样,跟随着大部队奔向前沿阵地。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离家十五年之后,阿义第一次回家探亲,村里的乡亲们一听阿义回来了,都挤到阿义家打听自己家的儿子,自己家的老爹,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兄弟的情况。阿义一听,原来自己这个村当年共参军一起走了六十个人,除了自己现在只有三个人有信息。一个是村头刘家的大儿子刘大臭,在一次战斗中一发炮弹就落在他身边不远外,一声炸响被震昏了过去,被担架队抬下阵地,其实他没受一点的伤,这次战斗打地非常惨烈,敌我双方为争夺一处前沿小山丘,展开了拉锯战,所有的战壕坑道都被炸塌填平,国民党军组织了由连排干部组成的敢死队,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把战死的士兵的尸体做掩体,一寸寸向前

第232章 大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