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以,我家陛下,只要押着孙权活祭汉寿亭侯即可。”
     简雍也是刘备原从派系,更是刘备同乡,刘备起兵开始,他就跟着刘备了,知道刘备和关羽之间的情谊。
     更是明白拿孙权祭奠关羽这事,对于刘备有多么的重要。
     “今日我新定秣陵,许多事物还需时间安排。”
     “简大人还请稍等几日,后面我自会安排人,与你对接。”
     士颂同意了简雍的请求后,几句话把他打发,继续在这吴王宫殿等待着。
     很快。
     先是蒋干,带着“江东二张”为首的秣陵城内,东吴众臣前来。
     后是徐庶,在甘宁的护卫下,押着他们那一路部队的俘虏和归顺之人,也来到了吴王宫殿。
     最后,是收到了孙权投降的诏书后,心不甘情不愿,来到此间的“东吴忠义”。
     “拜见楚王。”
     这些人里面,自然还是张昭最有眼力劲,第一个上前,带头给士颂行礼。
     跟在他身后的东吴文臣,见他领头,也都跟上前来,一一给士颂行礼。
     在寻阳就投降了的吕范,秣陵城内的张纮,吾粲,胡综。
     还有在南面被俘虏后,现在才归顺的骆统。
     这些“东吴降臣”的谋士的派系,多半还是会以张昭领头,后面逐步和江东四姓中早早就跟随自己的顾雍合流。
     名义上是东吴派系,但实际上和西凉派系依附于贾诩的荆北派系一样。
     这些人都会依附于荆南派系中的清远派系代表顾雍那一条线上。
     士颂为了安抚他们,笑嘻嘻地走到张昭这里。
     “子布先生,乃是江东大才,这日后如何安定江东,还需要先生出来牵头啊。”
     只是士颂后面的话,让张昭等人的心,凉了半截。
     “我的新法,想来诸位还有些不理解,对于一些细节,还不清楚。”
     “不过,不要紧。我会让人好好给诸位介绍讲解一番,到时候,还请诸位帮我落实到位啊。”
     张纮和吕范对视一眼,心说在自家院子里,蒋干就和自己说清楚了,自己归顺后,想要活下来,唯一的存在价值就是帮助士颂推行新法。
     而士颂的新法,便是均土地,兴教育,行科举,打断门阀世家对于田产,对于知识的垄断。
     更是为底层百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晋升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这些人,将没有走后门的机会,只能老老实实地跟所有的底层百姓,去公平竞争,去参加科举。
     当然,士颂也留了一条路给他们,那就是所谓的“散官”体系,一种虚职的头衔类官职。虽然是官,但无法参与到实际的军政事务中。
     若是不愿意接受,也行,士颂还有最后一条底线。
     那就是:没有你们这些世家大族,对他很重要!
     你们不接受,那你们就去死!
     杀光你们全族,挖了你家祖坟,你们家的田地,你们家收藏的典籍不就成为无主之物了,是不是那时候,就可以分开普通大众了。
     “喏,我等一定尽心竭力,帮助楚王,不,帮助大王,在扬州完成新法的执行。”
     张昭应该是早有心理准备,又或者是被人暗示了什么。
     此刻,为了能活下去,什么条件都答应下来先。
     士颂对张昭,对江东这些怕死的世家代表们,还是很放心的,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后,他们都会老实把资产交出来。
     “大王,江东之新法推行,可能和其余地方不同,当先改革户籍,让江东诸世家交出仆从曲部,而后再整理田地分配,和教育科举。”
     徐庶特地赶回来,可不仅仅是押送俘虏这么简单。
     这次江东这边的政务,只怕依旧还是由他徐庶牵头。
     至于张昭,张纮,吕范这些人,或许会留下帮个忙,但实际上,依旧还是徐庶拍板。
     而徐庶的意思,则是其他什么都可以放下,先把这些江东世家缴械了,让他们手上不能再聚集起军队来,才是最关键的。
     否则,后面和季汉起冲突后,这些人在南面,说不定就要搞事情。
     “元直之言,甚合我心!”
     士颂连忙认可,而后转头看向了投降的江东武将们。
     这些人,以贺齐父子领头,全琮,周鲂,于诠,凌统,吴硕,张弥,韩综等将都在。
     其中,周鲂,于诠,凌统三将,是看到了孙权的投降诏书后,才选择了投降。
     周鲂,于诠二人也就罢了。
     可凌统这里有点麻烦。
     准确来说,全琮,凌统,韩综三将的父亲,都死于楚军之手。
     不过,全琮的父亲死前,亲口让全琮投降。其实也是为了保全家族。
     韩综又是个不要脸的,贪财好色,轻易可以拿捏。
     只有凌统,这个讲情谊,讲道理的人,也是最让士颂为难的人。
     历史上,凌统在东吴,被活活憋屈死。
     明明他们凌家,一直就跟着孙家打天下,父亲凌操为此还被甘宁杀了,但是随着甘宁投入东吴,证明有存在价值后,孙权对于凌统的态度就变了。
     孙权也好,吕蒙也好,都劝说凌统,你爹死的时候,甘宁还不是自己人,那是战场厮杀,是两家敌对,是公事,现在不能杀甘宁报仇了。
     后面,吕蒙自己的下属被甘宁杀了后,吕蒙知道自己打不过甘宁,直接是擂鼓点兵,集合军队就直接冲甘宁军营,也要杀甘宁报仇。
     这个时候,吕蒙把劝说凌统的话,全部都抛于脑后了。
     可惜那时候,凌统已经因为憋屈,早早郁郁而终。不知道劝他不要为父报仇的人,因为自己一个属下被杀,就要带着军队和吕蒙火拼。
     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凌统点灯,这种不要脸的规则,被东吴玩得炉火纯青。就是欺负凌统是个老实人。
     整个东吴,也就只有凌统,因为有学识,有涵养,结果就被东吴集团,给“君子欺之以方”了,真就以为自己不能为父报仇。
     不过若是带入凌统自己的视角,也能明白他的难处,他固然可以不顾一切,拼死报仇。
     但杀了甘宁之后呢?
     他母亲怎么办,他凌家锐士,他表哥,二舅,三姑父死后,留下的亲眷怎么办?
     这个时代,可不讲究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要是真敢在内部火拼,这些凌家锐士,挚爱亲朋的家眷亲属,都不会有好下场。
     凌统是理智的,更是看重感情的,所以历史上,最终他只能自己忍受这份憋屈,郁郁而终。
     士颂也是明白了这点,才放心接受凌统的归顺,让他此刻出现在这大殿之上。
     “诸位。”士颂盯着凌统看了看,而后拱手道。
     “今日诸位既然愿意相信在下,那过往恩怨,我自是不会再提。”
     “诸位麾下军队,我也会按照楚国军制,进行改编。”
     说着,士颂手指抬起,指向陆逊。
     “这位陆逊,诸位即便不认识,也应该知道他陆家。”
     “后面,江东这边的军旅事务,都会交给他来牵头,江东镇军,或者叫扬州镇军的打造,也请诸位多加配合。”
     “喏!”这些江东降将,轰然应声。
     士颂点点头,又道:“我也是先小人而后君子,诸位的家人,我会接到襄阳或者武陵居住,还请理解。”
     这些人手上的军权,士颂可以轻易拿走。
     但这些人投降之后,自己不可能不用,若是这些人以后起了什么心思,或者被刘备给策反了,自己多少还是得防上一手。
     让这些人手上捏兵权的人,交出人质,也算合情合理。
     还好,眼前这些人都,明白他们此刻必须低头。
     至此,江东再无反抗力量。
     整个长江以南,逐步安定。
    喜欢。
  

第782章 江东事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