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们家是会稽郡山阴县人,我家虽然并非吴之四姓那般大族,在会稽郡内,也有姻亲故旧,也有良田坞堡。”
     “若是大王允许我父子归顺,对于大王拿下会稽,安定江东,也是有助力的,我家能在会稽郡,带头响应楚国新法,上交良田于国,帮助大王安抚江东人心。”
     接着,贺齐看了眼周围楚军将领,也不知道泠苞是其中哪一个。
     但他继续说道:“听闻大王征伐益州时,益州大将泠苞,也有诈降之举。楚王最后也有宽大胸怀,接受其归顺,益州军民百姓,进而心服。”
     “如今,我父子,愿意做大王在江东的‘马骨,让江东军民百姓看看,就连我贺家父子,楚王都能收拢,江东万千百姓,必能人心安稳啊。”
     不得不说,贺齐的工作做得不错,这两点要害说出来,士颂侧目看了眼这个跪在自己面前的男子。
     贺齐其人,武艺能力,也都算是中规中矩,还能率军完成山地作战。
     后面拿下江东之后,留着这人在这边安定后方,也是勉强能用的,丢到一线去统军作战,也能按照战略规定,完成任务。
     既然贾诩的态度是有没有无所谓,但显然收下此人可以带来好处,士颂自然不会放掉。
     “行吧,你说的也有道理。”
     “让你儿子跟着我大军沿江而下,你自己带一支部队,南下拿下鄱阳郡后,直接去找徐晃,配合南面的徐晃所部人马,攻克临海郡和会稽郡。”
     “那时候,会稽郡内,可不要给我耍花招。”
     见士颂接受了自家的投降,贺齐父子连连叩首,这江东孙家曾经的将门,如今也正式改换门庭,成为了西楚麾下的“带路党”。
     贺家投降归顺,不过是楚军东征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庞大的楚国水陆大军,继续沿着长江,浩荡东进。西楚楼船,锐不可当。
     刚刚过了池州水域,船队却遇到了麻烦。
     “报!,前方江面异常,有巨大铁索横亘,两岸山崖之上,似乎有吴军踪影。”
     士颂带着一众文武,走到楼船高台上,眺望远方江面,还真就看到了不少粗壮的铁链,横在江面,江水之中,似乎也有铁锥浮现,看样子,就是要堵住道路。
     “听说东吴水军之中,就剩下诸葛瑾逃走了,看来他在路上,还特地给我留点东西啊。”
     士颂冷笑一声,并没有太过在意。
     眼前的横江铁索,能做到的不过是阻滞楚军楼船片刻而已。
     “让吕范和贺达二人,率军去处理这些铁索。”
     “若是明早还不能清理干净,他们两人,就等着受罚吧。”
     东吴布置的机关,自然还是东吴的人,自己去清理,这是士颂的真实想法。
     噗通!噗通!
     吕范贺达二人,带着楚军水鬼部队,还有从前投降楚国的东吴俘虏,这些水性良好的战士,被数十艘轻快便捷的船只,送到了江中,而后跳入水中。
     水下,视线昏暗,水流湍急。
     但是吕范早有说明,这些铁索的要害,就在铁环连接处。
     他们两人一组,带着钢锯和巨斧,不停地对着这些要害处奋力劈砍和切割。
     “铛!铛!铛!”
     沉闷的敲击声,让士颂还以为自己走进的军匠营。
     不同的是,在水下敲击,更加的费力气,这些人得不停地轮换,才能保持进度。
     至于两山崖上的东吴军士身影,士颂都不用去理会,这些人显然是东吴那边留下来观察情况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见到楚军如此庞大的舰队和众多的军士,他们这点探查部队,哪里敢有什么多余的动作,就是老老实实地趴在山山。
     或许是吕范、贺达卖力,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人阻碍。
     入夜时分,这一片的横江铁索,都被清理干净,大多铁索,都被从关键节点处劈断。
     沉重的铁索,如同垂死的巨蟒,一部分沉入江底,一部分无力地垂挂在岸边山岩之中。
     而后,同样的戏码,在不久后的铜陵水域再次上演。
     士颂算是看明白了,东吴这边,在找到了能对付自己楼船的办法前,只怕会不断地在长江上设置这样的铁索,让自己的进军速度放缓。
     只是当铜陵水域的铁索,再次被楚军突破的消息,传到丹阳郡治所,也是吴王国都秣陵所时,吴王王宫,陷入了无边的死寂之中。
     孙权高踞主位,然而那身象征王侯的锦袍,此刻却仿佛重若千钧,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脸色灰败,眼窝深陷,目光空洞地望着殿外阴沉沉的天空。
     对他来说,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
     陆口一战,东吴水师精锐,全军覆没。
     黄盖粉身碎骨,鲁肃自刎谢罪。
     程普父子,授首于江北,贺齐父子,投降于彭泽!
     一连串的失败和噩耗,已经让孙权,体验到了末日来临的错觉。
     “说话啊!”孙权猛地爆发。
     “都哑巴了吗?西楚楼船,已经铜陵,后面要不了多久,只怕就要到这秣陵城下了!”
     孙权急得跺脚。
     可张昭、张纮也好,吾粲,胡综也好,都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最后,还是九死一生,堪堪带着儿子逃回来的诸葛瑾,艰难抬头,说道:“臣有罪,横江铁索耗费巨大,可起到的作用,却不值一提。”
     “有罪?哼。”
     孙权冷笑一声,眼下东吴群臣之中,就属他诸葛瑾最有恃无恐了。
     北面季汉,有丞相诸葛亮的关系,西面楚国,也有士颂第一个妻子诸葛诗语的关系。
     即便是东吴被灭,他诸葛瑾,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现在可不是说有没有罪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你们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张昭作为东吴老臣,老眼浑浊,浑身上下散发着死气,发声道。
     “主公,楚军大胜,楼船顺江而来,兵锋正锐。如今,如今已无法阻拦,我们能做的,只能,只能居城死守。”
     “城内还有数万守军,粮草也还能坚持大半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谁都明白。
     即便是守城,只怕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结果。
     “死守?”孙权喃喃重复,他期望还能有别的建议给他,但最后也没有听到别的话语。
     “那就死守吧。”
     孙权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认命般的疲惫和深入骨髓的绝望。
     “全城戒严,征发青壮,加固城防。所有粮秣,统一配给。”
     秣陵城内,恐慌如同瘟疫般以更快的速度蔓延。
     富户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寻找门路,百姓拖家带口,试图出城逃难,却被紧闭的城门和暴躁的守军挡回。
     城内,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喜欢。
  

第775章 顺江而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