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威话音刚落,画面外的赤缨猛地攥紧了拳头,连声音都带着咬牙切齿的怒意。
“心善!主人就是太心善了!这赵二狗明明一肚子算计,还把他招进队伍里!”
他越说越激动。
“这赵二狗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主人却还给他机会……要是当初主人没让他加入,后面哪会有那么多糟心事,主人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我当年要是能显形,早就冲上去把这小人撕成碎片了!”
“这等腌臜东西,就不该让他靠近半步!”
赤缨怒吼未落,画面外众人目光皆凝在赵二狗身上,赵家后人更是往前凑了半步,想要看看这个在赤缨口中,他们真正的祖先到底长什么样。
看到隐约有些相似的轮廓后,他们的脸色瞬间白了几分。
赵平威接纳赵二狗后,没几日,赵将军能打胜仗、还能让乡亲们吃饱饭的消息,就顺着山林间的小路,传到了周边几个受蛮族侵扰的村落。
起初是有三五户走投无路的百姓背着行囊来投奔,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寻着路来加入队伍。
不过半月,晒谷场再也容不下操练的人。
队伍从最初的几十人人,扩到了三百多号。
赵平威干脆把队伍分了队,让老兵教大家列阵、练刺杀,让猎户带着熟悉地形的人探路、设哨,让工匠领着人修兵器、做防护。
可看着弟兄们手里五花八门的家伙,有磨尖的木杆、缺口的柴刀,还有人握着自家耕地的铁犁碎片,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手里的家伙不趁手,真遇到了敌人还是要吃亏,得赶制一批统一的兵器,让每个人都有能护身、能杀敌的家伙。
赵平威立刻召集工匠们商议,最后定了主意,以长矛和短刀为主。
长矛适合山林作战,能远距离戳刺,短刀方便近身厮杀,寻常百姓也容易上手。
消息传下去,乡亲们都主动来帮忙。
村里的铁匠把自家的旧铁锅、废农具都扛到铁匠铺,敲碎了重新熔炼;妇女们则凑在一起,用麻线和兽皮编成长绳,用来缠裹矛杆防滑;连孩子们都提着篮子,去山林里捡坚硬的杂木,供工匠们削制矛杆。
铁匠铺的炉火日夜不熄,红热的铁水倒进模具,冷却后变成粗坯,工匠们再拿着铁锤反复敲打,声响从早到晚,震得铺子里的火星子四处飞溅。
铁坯在锤下渐渐成型,长矛的矛头被磨得锋利,短刀的刀刃也开得锃亮。
另一边,工匠们把捡来的杂木削成丈余长的矛杆,用砂纸打磨光滑,再涂上层桐油防腐,最后缠上妇女们编好的麻绳。
赵平威每天忙完操练,都会去铁匠铺看看进度。
有次他拿起一把刚打好的长矛,掂量着重量,又试着戳向旁边的木桩,矛头轻易扎进木头里,矛杆也结实不晃。
他笑着拍了拍铁匠的肩膀:“辛苦大伙了,这矛趁手!等兵器都做好,咱们遇上蛮兵,心里更有底。”
约莫过了十日,第一批兵器终于赶制完成。
长矛整整齐齐靠在墙边,矛头泛着冷光,矛杆缠着统一的麻绳
第114章 赤缨枪(2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