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群的指挥部也已经安全,落座于罗斯托夫。
顿河集团军的战果很明显。
曼施坦因还利用着苏军急于扩大战果,想要一口气吃掉A集团军群的心态,利用苏军部分追击部队过于冒进,侧翼线拉长,补给吃紧的各类因素,不断小规模的消耗着苏军。
他将尼伯龙根装甲军拆成以营或连为单位的装甲战斗群,每个装甲战斗群都配合精锐的步兵,工兵,反坦克炮和有限的坦克,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当苏军坦克集群沿着刚刚被炮击过的公路或者开阔地猛冲时,曼施坦因的装甲战斗群通常都会巧妙的隐藏在提前布置好的预设阵地。
等苏军先头部队深入,队形拉长,侧翼暴露时,德军的坦克和突击炮会突然杀出,利用娴熟的交叉射击,在极短的时间内尝试给苏军冒进的先头部队造成最大的伤亡,得手后也绝对不停留,立刻在烟幕的掩护下迅速撤退。
可以说是打了就跑,虽然德军燃油紧张,但短时间内冲刺和撤退的油料曼施坦因还是能勉强抽出来的,通常这些小规模的装甲战斗群会前往下一个预设阵地,利用提前藏在哪里的油料来进行补充,然后等待苏军,如此反复。
这种战术数天前在科捷利尼科沃,托尔莫辛一带取得显着效果,多次击退苏军快速前进纵队的矛头,摧毁不少于4050辆苏军坦克。
曼施坦因也从不死守一地,以空间换时间,他精心选择一系列有地形依托,方便防守撤退的‘延迟阵地,德军步兵们往往会拼全力依托于工事进行顽强抵抗,消耗苏军的士气与锐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苏军投入大量部队进行突破时,德军防守部队就会利用夜幕或者烟幕掩护,有序的撤往下一条防线,而此时,尼伯龙根装甲军组成的战斗群就会如同救火队般出现。
对试图扩大缺口或追击的苏军侧翼发起凶狠的反突击,将突入的苏军部队‘咬下来一块肉,掩护步兵部队进行撤退,这种战术在多个苏军尝试突破的地方都上演过。
曼施坦因从瓦列里的战术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并且学习莫德尔的拆分法,总结出这么两套战术,配上布置的地雷,挖掘隐藏的反坦克战壕,确实显着的拖慢了苏军的前进速度。
在这些小规模的战斗中,曼施坦因的部队确实打的‘游刃有余,他们利用苏军的协同和冒进问题,不断取得局部的胜利,战报上频频出现‘击毁敌军坦克多少辆,‘挫败敌军团级进攻,‘成功掩护友军部队撤退的字样。
德军老兵,特别是尼伯龙根装甲军的老兵们,在曼施坦因的卓越指挥下,重新找回了一些自信和战斗节奏,曼施坦因的名字也成为溃败前线士兵们心中的小小希望。
然而…不论曼施坦因在局部战场上取得多少胜利,都无法改变一个冰冷且残酷的战略现实,他手中的力量,与滚滚涌来的苏军洪流相比,太过于悬殊,且每秒每分都在被削弱。
德军的顿河集团军就好像一个瘦弱的人用一把淬毒的匕首,一次次的刺伤追击的苏军,但犹如壮汉,穿戴着防刺服的苏军壮汉根本不在乎这点小伤。
整条战线依旧不可控的向西,向罗斯托夫的方向不断滑落。
现在战线已经到萨尔河一带…苏军只要突破萨尔河,距离罗斯托夫也就100多公里。
A集团军群的逃生口,正在不断缩小。
喜欢。
第626章 曼施坦因的指挥艺术(2k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