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7章 赤地千里[2/2页]

我的餐馆通古代 悲剧的小鹌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黄河从哪里入海不都是入海吗?
     为何非要较这个劲让它从旧道入海呢?”
     任小天叹了口气说道:“唉。
     他们认为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
     还是阻挡辽国契丹的一道天堑。
     开封本就无险可守你们都知道的。
     若是黄河向北改道经由辽国境内入海的话。
     那届时辽国铁骑将再无任何阻拦,随意在大宋境内驰骋。
     所以他们才一直试图将黄河引回古道。
     殊不知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何况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刘彻冷笑一声说道:“归根到底还是宋朝皇帝怂包。
     宁愿劳民伤财做这些无用功,也不肯将钱财用于练兵。
     难道他们不知只要将辽国消灭。
     那还需要什么黄河来做天堑防线?”
     赵匡胤脸颊抽动不止。
     拳头是握紧了又松开,如此反复十数次。
     然而被刘彻近乎指着鼻子骂他也无计可施。
     谁让人家说的确实是事实呢?
     自从赵光义被辽国打怕了之后,继任的皇帝是一个比一个怂。
     除了进献岁币乞求和平之外,竟然再无一丝北伐的心思。
     “刘彻你这话话糙理不糙。
     三易回河对宋朝造成的伤害远比北伐失败来的还要更甚。
     黄河下游洪水泛滥不仅是让粮食严重减产。
     大宋朝廷也因此失去了极大一部分的赋税收入。
     更严重的是原本还算完备的北方边防军队淹死无数。
     而兵源地又因人口锐减无法补充。
     这也是导致金国能够长驱直入,直捣黄龙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举个例子来说。
     真宗年间大名府尚有十余万军队在当地驻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哲宗第三次改流之后大名府的驻军满打满算也就剩一千出头了。
     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让他们拿起武器防御金人了。”
     刘备怒其不争的摇头道:“若是他们能将力量尽数用在北伐之上。
     即便是败了那朕也能高看他们一眼。
     可他们竟然整日想着这些不切实际之事。
     真是让朕大开眼界了。”
     若是把这偌大的地盘给刘备。
     怕是刘备早就倾尽全国之力北伐了。
     任小天笑道:“咱们现在说这个无异于是事后诸葛亮。”
     刘备微微一愣。
     怎么还有自己丞相的事?
     但是听这词好像不是什么好话啊。
     任小天继续说道:“其实三易回河的危害还不仅于此。
     北宋灭亡之后,赵构建立南宋。
     金国占领了北地之后,黄河的问题就留给了他们。
     你让他们打仗行,但是治理黄河怕是还不如宋朝。
     于是这个问题就扔给了后来的元朝。
     然而元朝也弄不好千疮百孔的黄河。
     到了大明时期,黄河仍旧是一个十分大的隐患。
     许多皇帝也都是派人治理过,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就这样一步步到了新华夏。
     这些年由于上流环境的重点治理,黄河泛滥的次数已经少了很多了。
     可以说宋朝三易回河让黄河又再度泛滥了近千年。
     不知多少性命毁于其中。”
    喜欢。
  

第777章 赤地千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