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6章 功大于过[2/2页]

我的餐馆通古代 悲剧的小鹌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还有坐视豪门世家壮大,土地兼并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这些个过错你怎么都没有提及呢?”
     秦始皇这话一出,刘邦几人看刘秀的眼神又变了。
     刘秀原本沉下去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他在心中暗暗叫苦道:“自己跟始皇帝也没什么矛盾啊?怎么他就揪着自己不放呢?”
     任小天乐道:“始皇帝您老是不是嫉妒人家大汉皇帝们了?”
     秦始皇轻咳一声道:“寡人岂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
     方才是你说的,你话里有遗漏的地方让我们给你补充。
     寡人这不是给你提个醒嘛。”
     刘邦等人立马看向了任小天,似乎在等他说些什么。
     任小天坐下后幽幽的说道:“其实您说的这两点我也有考虑。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能算是刘秀的过失。
     我一点一点跟你分析哈。
     先说成立尚书台一事,这件事单纯从皇权集权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
     刘秀的尚书台和刘彻时期的尚书台不同,是由皇帝直接垂直管理的。
     这就相当程度上分散了三公的权力,军政民三大权力都被刘秀个人掌握。
     这属于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制政治体制。
     就跟我叔他废除宰相制度,集权于皇帝一人的情况类似。
     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种一元制政治的弊端就是非常考验皇帝的能力。
     也只有我叔和刘秀这样的工作狂才能完全胜任这个职位。
     强如我四哥那种帝王也受不了繁重的内政不得不设立了内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是东汉为什么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说到底就是皇帝的能力远远逊色于刘秀。”
     说到这儿刘宏的脸上露出了羞红的尴尬表情。
     “其实封建时代无论哪种政治体制都有自己的弊端。
     大明时期的内阁相较于东汉的尚书台算是更先进了吧?还不是有阁臣和宦官专权。
     所以造成东汉宦官和外戚专权的主要原因也并不在刘秀这儿。
     尚书台集权也无非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引子罢了。
     难道没有尚书台,三公就不能把持朝政了?
     说到底一切还是要看当朝皇帝的能力到底如何。”
     秦始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至于您说的放任豪族世家坐大这一点我个人是不能苟同的。
     首先您要考虑到刘秀的起家史。
     他能从一介没落的皇室旁支到天下共主,这中间少不了像是耿纯、寇恂等世家豪族的支持。
     在这期间自然少不了利益上的交换,要不然别人凭什么推举他刘秀做皇帝?
     要是刘秀当上皇帝立马就开始清算世家的话。
     别说世家豪族本身就不好惹,单是民间的百姓就不会同意。
     刘秀总不能放着自己的名声不要,去强行的剿灭世家吧?
     再者刘秀也并不是坐视世家坐大。
     他也推行过相当多的政策和律法来限制世家的膨胀。
     甚至还大量提拔民间出身的官员来抗衡世家官员。
     这一点包括刘秀的继任者刘庄也是这么做的。
     其实东汉前期的世家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限制让纸张无法普及,再加上东汉的察举制的缺陷。
     这才让世家慢慢垄断了知识来源和官吏的任命。
     到了那个时候才算是世家真正的崛起了。
     所以我认为世家坐大的锅不应该全部扣在刘秀的脑袋上。”
    喜欢。
  

第566章 功大于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