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皆如此行事,也不好再固执己见。
不少勋贵虽心中略有不舍,但权衡利弊之下,也纷纷效仿,将路线规划内的土地平价售出。
林侍郎得知汤和、徐达等人的作为,心中满是欣慰,对众人赞不绝口:“诸位国公深明大义,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如此一来,官道修筑所需土地的难题迎刃而解,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百姓们见勋贵们纷纷为修筑官道出力,对朝廷和这些勋贵的赞誉之声也日益高涨,整个局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林侍郎随即将此事具表,奏与朱标知晓。
朱标不敢耽搁,赶忙入宫,将勋贵们纷纷平价出售土地以助官道修筑之事,细细说与朱元璋。
朱元璋闻之,嘴角微微上扬,笑道:“常遇春这老小子,倒是越来越懂事了!知晓牵头做这等事,给朝廷减少麻烦,不愧是朕的得力干将!”
且说徐家,徐辉祖听闻自家要将处于路线规划地的土地平价出让,满心疑惑。
他找到父亲徐达,皱着眉头问道:“父亲,为何要将土地平价卖与朝廷?咱们若议价一番,定能多得不少银钱,这等白白让利,所为何故?”
徐达看着儿子,神色严肃,缓缓说道:“辉祖,你当明白,朝廷修筑官道,乃为天下苍生,利在千秋。我等深受皇恩,自当以大局为重。若因些许私利,与朝廷讨价还价,岂不寒了天下人之心?况且,这官道修通,于国家、于百姓、于我徐家,皆有长远益处,切不可只看眼前小利。”
徐辉祖听了,虽心中仍有几分不解,但见父亲态度坚决,且所言在理,也只得点头应下。
只是私下里,仍忍不住暗自思忖,这平价出让土地,究竟能给徐家带来何等长远好处,心中的疑虑一时难以消散。
徐辉祖道:“父亲,虽说出让土地可得银钱,然此乃一次性之财。若将那些田地留下,往后数十年,田租收益源源不断,何苦白白平价售出?”
徐达哼了一声,说道:“你这就不懂了!此次修筑水泥官道,路过凤阳府占了咱的田地。咱若不肯出让,他日官道无奈改道,耗费必然大增。那时,你且猜猜陛下与太子会想起谁来?到底是谁致使银钱无端增加?”
徐辉祖听毕,顿时心下恍然,惊出一身冷汗,忙道:“父亲,是孩儿愚钝。”
徐达叹了口气,道:“想当初,常家那几个小子,没一个显得多机灵。可现今呢?经常孤楚调教,处事能耐竟远远超过你。人家家中产业办得红红火火,还安顿好一大帮老部将。这般本事,你得多学着点,别整日就知道溜犬斗鸟。”
虽说如今徐家,徐妙云贵为王妃,徐妙锦亦成国公夫人。
但往后日子,终究得靠后代撑持。
徐辉祖这脾性,若还不勤勉奋进,日后成就怕是有限。
再瞧瞧常家,常孤雏已然晋封辽国公,常茂亦获封侯爷。
常升与小常森虽说眼下尚无功名傍身,然而依情势看,往后怕也不乏机会。
徐达心里明白,自家须得行事低调,可这也得家底殷实方能支撑。
喜欢。
第470章 徐达教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