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然叛国之罪非同小可,若太祖知晓,朱棡恐难辞其咎。
蒋瓛犹豫再三,觉此事关系重大,或应寻机密奏陛下。
但他又恐此举得罪朱棡,日后遭其报复。
蒋瓛心中纠结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若缄口不言,恐有负太祖所托;若贸然上奏,又不知会引发何种后果。
思忖良久,蒋瓛决定先暗中收集更多证据,再作定夺,以防朱棡反咬一口,自己落得个挑拨离间之名。
晋商与士绅豪族虽迫于朱棡威势,奉上大量银两与物资,然心中愤懑难平。
自王府归后,众人私下相聚,多有埋怨。
一晋商怒拍桌案,骂道:“朱棡此举,分明是借机敛财!我等虽涉走私,然向来为晋地与边关出力不少,他竟如此狮子大开口,全然不顾往日情分。”
一旁士绅亦附和:“是啊,此次所索之数,几乎倾尽我等家底,往后生计恐都艰难。他以边关战事为由,实则中饱私囊。”
又有商贾叹道:“本以为他会从轻发落,不料竟如此狠绝。这般行事,与强盗何异?”
众人皆面色阴沉,气氛压抑。
有人低语:“难道咱们就这般忍气吞声?”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愣,旋即沉默。
毕竟朱棡手握权势,他们虽满心不满,却又惧其报复,不敢有所动作。
但怨恨的种子已然种下,在众人心中暗暗生根发芽。
他们表面上对朱棡仍恭敬有加,背地里却常聚在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晋商虽心中愤懑难消,然细思之下,亦有头脑清醒者宽慰众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资深晋商长叹道:“罢了罢了,钱财乃身外之物,能保住性命方为重中之重。今虽失大量资财,所幸产业根基尚在。只要产业存续,假以时日,钱终归还能赚回来。”
众晋商闻此,神色稍缓,纷纷点头称是。
其中一年轻晋商接话道:“前辈所言极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因一时意气与朱棡对抗,恐落得家破人亡之境。”
另有晋商亦附和:“不错,往后行事当更为谨慎。此次走私之事,本就理亏,朱棡虽手段狠辣,却也让我等认清形势。”
至此,晋商们逐渐收起怨愤,转而谋划起产业经营。
他们各自盘点家底,思索着如何重振家业。
而士绅豪族们,见晋商如此,虽仍心有不甘,却也明白当下局势,无奈之余,亦只能暂将不满深埋心底,寻求自保与复兴之途。
晋商既决意重兴产业,士绅豪族亦思寻机弥补损失。
于是,他们设法联络山西布政使华克勤。
一日,数位士绅豪族代表相携拜访华克勤。
宾主坐定,寒暄数语后,为首的士绅便开门见山:“华大人,我等近来遭逢困境,还望大人援手。听闻治河工程正兴,能否多给我等些供应路子?”
华克勤眉头微蹙,面露犹豫之色。
士绅见状,忙又道:“大人放心,我等必全力配合,保障工程所需物资无缺,亦不会让大人为难。”
华克勤思索片刻,念及这些士绅豪族在晋地势力颇大,日后或有可用之处,遂点头应道:“既如此,且看在诸位往日情面,我便设法为诸位安排一二。但工程重大,不容有失,诸位务必谨慎行事。”
士绅豪族代表大喜,连声道谢:“大人之恩,我等没齿难忘,定不负大人所托。”
当下,双方又就供应细节略作商议,诸事商定后,士绅豪族代表欣然离去。
喜欢。
第390章 狮子大开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