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0章 给建议[2/2页]

大明辽国公 空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临行前,他再次拜访常孤雏,深施一礼道:“此次多亏国公指点,方能有此进展。逵回朝后,定将此间情形如实奏明圣上,待圣上定夺。”
     常孤雏笑着还礼,道:“大人客气了,修筑官道乃利国利民之举,本公自当尽力。还望大人回朝顺利,诸事如意。”
     秦逵等人就此启程,一路水陆兼程。
     归途中,秦逵与众人反复研讨计划细节,查漏补缺。
     众人深知,此番回朝,所呈之策将关乎官道修筑的走向,皆不敢有丝毫懈怠。
     历经多日奔波,终是顺利抵达应天,秦逵稍作整顿,便准备进宫面圣,奏明辽东考察诸事。
     数日后,朝会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厢。秦逵出列,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而后徐徐开口,详述此次辽东考察水泥诸事。
     “陛下,臣此次前往辽东,于金州详察水泥工坊。其制作工艺颇为精巧,原料取用本地灰石、黏土,经煅烧等工序而成。制成之水泥坚硬异常,用于建筑与官道修筑,效果显着。”
     “谈及官道修筑成本,以辽东为例,材料与人工耗费不菲。若从应天修至苏州,大略估算需银五十万两。为降成本,臣与金州主官、辽国公常孤雏多方商议。”
     “水泥价格,因成本所限,难有大幅下调。然辽国公提议,官道修成后,可沿途设收费站,对往来商贾按货物价值收费,如此或可补朝廷修筑之资。”
     秦逵条理清晰,将考察中的工艺细节、成本核算、商议对策等种种,一一禀明。
     殿内众人皆静静聆听,朱元璋神色凝重,仔细思忖秦逵所言。
     秦逵话音刚落,班列中一位官员愤而站出,拱手面向朱元璋,言辞激烈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设收费站向商贾行路收费,实乃与民争利之举。商贾往来奔波,为的是互通有无,繁荣商贸。
     如今却要于路中设卡收费,此路便如梗阻之喉,商人们如何能畅行无阻?
     他们成本增加,必然转嫁于百姓,最终受苦的还是黎民。
     行路本乃民众之便利,怎能无端设障,以敛钱财?还望陛下明察,莫要行此害民之策。”
     说罢,他一脸激愤,直视秦逵,似对这一提议极为不满。
     秦逵面色镇定,朝着那发声官员与朱元璋再次行礼,有条不紊地说道:“大人此言差矣。虽设站收费,看似商贾多有付出,然其中利弊,还需从长计议。如今所修水泥官道,坚实平整,较之前的官道,通行速度大幅提升。”
     “往昔商队行于旧道,或因道路崎岖、年久失修,速度迟缓,耗时颇长。而水泥官道一成,行程大大缩短,节省下来的皆是宝贵的时间成本。”
     “于商贾而言,时间便是银钱。货物能更快流通,周转次数增多,盈利亦会增长。此消彼长之下,虽付出些许过路费,然所获收益远胜于此,怎会心生怨言?再者,官道完善,促进商贸,于国家税收、百姓生计皆有大利,并非与民争利,实乃利民之举。”
    喜欢。
  

第300章 给建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