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迷局,调虎离山
开春后,羯族余孽勾结了南疆的“毒蝎部”,盘踞在百里外的断魂岭。探子回报,毒蝎部首领“蝎夫人”精通蛊毒,更在岭中布下“九曲迷魂阵”,寻常士兵入阵即昏迷,连飞鸟都难飞出。更棘手的是,他们掳走了附近三个村落的百姓,扬言若谷阳城不献粮草,便用“子母蛊”加害村民。
石禾看着地图上蜿蜒如蛇的断魂岭,眉头紧锁。赵虎急道:“将军,不如硬闯!就算拼了伤亡,也要救出百姓!”春桃却指着岭下的溪流摇头:“毒蝎部向来以岭为巢,凭险固守,就像猛虎踞山,硬闯只会让他们困兽犹斗,伤了百姓。”
石禾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鹰嘴崖”——那是当年首战告捷之地,也是断魂岭通往外界的唯一水源上游。“猛虎不离山,只因山中有食有恃。”他眼中闪过精光,“《三十六计》有云‘调虎离山,要救百姓,需先让这头‘毒蝎离开巢穴。”
他立刻传令:命三百士兵在鹰嘴崖搭建粮仓,故意张扬旗号,宣称要在此囤积粮草,待秋收后再与毒蝎部决战。同时让春桃按苏婉留下的《蛊经》记载,用紫草、硫磺混合桐油,制成“驱虫烟饼”,暗中送往下游村落。
不出三日,毒蝎部的探子便传回“谷阳城在鹰嘴崖屯粮”的消息。蝎夫人果然心动——断魂岭缺粮已久,鹰嘴崖地势开阔,若能夺下粮草,既能断谷阳城后路,又能解燃眉之急。她留下少量守卫看管百姓和迷魂阵,亲率主力倾巢而出,直扑鹰嘴崖,恰如猛虎离山寻食,不知已中圈套。
石禾站在鹰嘴崖的望楼上,见毒蝎部大军果然进入预设的山谷,立刻下令:“放火!”早已埋伏在谷两侧的士兵点燃浸过桐油的柴草,浓烟顺着风向灌入谷底,更有士兵将“驱虫烟饼”投入火中,紫烟升腾,毒蝎部携带的毒蛇、毒蛊遇烟即逃,阵脚大乱。
“这是‘调虎离山的第一步,”石禾对身旁的赵虎道,“当年韩信佯攻蒲坂,却暗渡夏阳,正是用的此计。如今我们引开主力,该去端他们的老巢了。”
与此同时,春桃带着医兵和精壮士兵,趁断魂岭防守空虚,悄悄潜入。她按石禾的计策,让士兵用桃花汁在迷魂阵的入口做标记——这是沈玉当年教的“草木暗号”,毒蝎部的人不识此标记,谷阳城的士兵却一目了然。他们避开阵中陷阱,直捣毒蝎部的核心营地,轻松救出被关押的百姓。
鹰嘴崖这边,蝎夫人见中了埋伏,又闻老巢被袭,顿时慌了神,忙下令撤军回援。石禾早已在归途设下埋伏,待毒蝎部溃逃至狭窄山道时,滚石、箭雨齐下,蝎夫人腹背受敌,最终被赵虎生擒。
当石禾带着士兵护送百姓回到谷阳城时,城外的桃花正开得灿烂。春桃为获救的村民分发草药,看着石禾铠甲上沾着的硝烟与花瓣,轻声道:“今日这计,既用了沈先生的暗号,又借了苏婉的医理,才算真正调走了‘猛虎。”
石禾望着夕阳下归城的百姓,忽然握紧春桃的手:“猛虎再凶,也敌不过护民之心。这‘调虎离山的关键,从不是计谋多巧,而是知道他们的软肋——百姓便是我们的铠甲,也是敌军的死穴。”
城楼上的桃花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应和他的话。那些藏在计谋里的温柔,那些为守护而生的智慧,让谷阳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暖意。而石禾与春桃相握的手,在烽烟与花香中,愈发坚定了彼此的方向——守一城百姓,护一世情深,这便是他们在乱世中最执着的信仰。
虎穴龙争,计中有计
蝎夫人被俘后,南疆毒蝎部并未溃散,其弟“蝎王”率残部联合北漠另一支铁骑,号称三万大军压境,屯于苍狼原,扬言要踏平谷阳城为姐姐复仇。探子回报,蝎王将主力屯于原中大营,却在侧翼的黑风口布下精锐,那里地势险要,正是谷阳城出兵的必经之路。
“这蝎王倒是精明
虎穴龙争,计中有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