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城暖炊烟:烽火里的柔情长·新生[2/2页]

风水云雷电 草原蓝天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飞快拨动,眉头越皱越紧:“寻常海盐上个月还是十文一斤,这个月竟涨到了三十五文,粮铺的糙米也涨了三成。江南来的盐商说‘海运受阻,北境的皮毛商又压价收购羊毛,这是前后夹击。”
     石禾看着案上的商路图,指节轻叩着“黑石渡”——那是江南盐粮运入谷阳的必经水路,如今被盐商的船队把持着。乌兰将一碗奶酒推到他面前,银袍上的宝石映着烛火:“他们以为断了盐粮,我们就得向他们低头?草原的羊群今年多产了三成羊毛,织户们织的毡布在西域能换十车盐!”
     春桃正用新织的羊毛布缝账本封面,闻言抬头:“我听织户说,江南盐商的盐里掺了沙土,百姓买回去得反复淘洗才能吃。北境的皮毛商更过分,收羊毛时故意挑刺,说‘中原织法粗糙,想压到往年一半的价钱。”
     柳荫堂的学徒匆匆跑来,递上一封密信——是柳姑娘生前结交的药商传来的,信中说江南盐商的船队里藏着北境的密使,他们真正的目的是用高价盐换走谷阳的城防铁器,再卖给蛮族残部。
     “这是想既赚我们的钱,又毁我们的城。”石禾将密信拍在案上,“张小姐,你最懂商道,这仗该怎么打?”
     张小姐指尖点在账本上的“羊毛”二字,眼底闪过精光:“他们用盐粮卡我们,我们就用草原的优势反制。乌兰,你让人放出消息,说今年草原遭了虫灾,羊毛减产三成,织户们都在囤货。”她转向春桃,“你带着织户连夜赶制一批‘样布,用最细的羊毛混上中原丝线,织出带格桑花纹的锦缎,标价要比寻常毡布高十倍。”
     三日后,谷阳的羊毛收购价不仅没降,反而涨了五成。北境皮毛商急了——他们早已跟蛮族订了货,若收不到羊毛,就得赔巨额罚金。他们派管事去织户家打探,却见春桃带着织女们“愁眉苦脸”地守着几匹精致的锦缎:“不是我们不卖,是真没货!草原羊毛不够,这锦缎是给西域王公做贡品的,一匹能换两车盐呢!”
     与此同时,张小姐亲自带着商队去了黑石渡。江南盐商的管事见她是女子,态度傲慢:“张小姐要是识趣,就按我们的价买盐,不然再过半个月,谷阳就得人人吃淡饭。”张小姐笑着掏出账本:“盐我们可以不买,但草原的上等羊毛锦缎,西域诸国可是抢着要。听说江南盐商的船队缺过冬的毡布?我这儿有批次等货,按市价三倍卖给你们如何?”
     盐商们嗤之以鼻,可没过几日,船队的水手就闹了起来——深秋的江风刺骨,没有厚实的毡布御寒,不少人冻病了。他们想从别处买,却发现周边的毡布早就被张小姐派人“提前收购”,只剩谷阳商行有货,价格果然是市价的三倍。
     更让盐商焦头烂额的是,西域商队真的来了谷阳。为首的胡商一眼就看中了春桃织的格桑花锦缎,当场拍板:“这样的好料子,五十匹!用西域的岩盐和香料换!”消息传到黑石渡,盐商们傻了眼——他们囤积的海盐掺了沙,根本比不过西域的纯净岩盐,若谷阳真用锦缎换了盐,他们的盐就彻底砸在手里了。
     北境皮毛商更慌,眼看交货日期临近,只能咬牙按张小姐的报价收购羊毛。可当他们把羊毛运走时,却发现谷阳的织户们根本没停工——春桃早用江南运来的粗麻混着短羊毛织出了“代用毡布”,成本比纯羊毛低一半,照样能御寒。所谓“羊毛减产”,不过是哄他们抬价的幌子。
     江南盐商终于撑不住了,管事带着厚礼来见张小姐,想按原价供货。张小姐却指着账本上的“岩盐入库”记录,笑得温和:“西域的岩盐又纯又便宜,我们已经订了半年的货。倒是你们的船队,若还需要毡布,我可以按两倍价卖给你们——毕竟,做生意得讲诚信,当初是你们先抬价的。”
     盐商们只能忍痛高价买下毡布,又低价抛售了囤积的海盐,一趟下来亏得血本无归。北境皮毛商更惨,高价收来的羊毛卖不出,蛮族残部见他们没货,直接扣了他们的定金。
     消息传到谷阳城,织户们在街头欢呼,账房里的算盘声清脆响亮。张小姐将西域换来的岩盐平价卖给百姓,又把北境皮毛商赔的罚金分给了织户:“这叫‘以商制商,他们想断我们的路,我们就铺一条更宽的路。”
     乌兰带着草原商队送来的新羊毛,笑着走进账房:“西域王公说,下次要订绣着草药花纹的锦缎,点名要用柳姐姐医书上的图样。”春桃正在赶制新的织机图纸,闻言抬头:“我加了个新机关,织出来的花纹能随光线变颜色,定能卖更高价!”
     石禾站在城楼上,看着往来穿梭的商队——中原的粮车、草原的羊群、西域的香料驼队在城门前汇成暖流。张小姐的账本上,“盈余”二字越写越清晰;柳荫堂的草药被商队带往各地,医书里的方子救了更多人;春桃的织机声与乌兰的歌声混在一起,随着炊烟飘向远方。
     他忽然懂得,商战的奇谋从不是算计,而是像张小姐说的那样:“守住诚信,护住百姓,把彼此的需求织成一张网,这张网越密,日子就越稳。”就像柳姑娘留下的草药,看似柔弱,却能在商途的风雨里,长出最坚韧的生机。
    喜欢。
  

城暖炊烟:烽火里的柔情长·新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