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老宋头二话没说,一把拽住元南往屋里拉:“来来来,快进来!”直接把他拽进了里屋。
     里屋其实就是个小厨房,屁大点地方,想藏个人真不容易。
     但老宋头有招——屋里有个老式大面柜,平时面袋子、烂七八糟的家伙事儿都往里面塞。
     他一把将面柜抽开,急着说:“快点,钻进去!”
     焦元南“啪”地一下窜进去,在里面趴好。
     老宋头赶紧拿过一块大面板,“哐当”一下盖在面柜顶上,又把半袋面粉“哐哐哐”全撒在面板上。
     这么一来,外人瞅着这面柜里就全是上尖的面粉,压根看不出猫腻。
     安排妥当,老宋头回到灶台前继续和面。
     没过一会儿,警察“啪”地撩开布帘闯进来,劈头就问:“刚才有没有人跑进来?”
     “没有…没有啊!”老宋头手上不停,一边揉面一边说,“同志,我这一直搁这儿和面呢,一会儿还有两屉馒头等着蒸。我开馒头铺的,哪能让生人随便进啊?”
     “少废话!老实点!”其中一个人呵斥道,“我们亲眼瞅着人跑你这屋来了!”
     “哎呀,您指定是看错了,”老宋头陪笑着,“这胡同里家家房子长得都差不多,可能瞅岔了。您看我这地方就这么大点,外面三张小木桌,里屋就这厨房,能藏哪儿啊?”
     几个人在屋里来回搜了搜,确实没发现啥,骂骂咧咧地说:“真他妈见鬼了!”
     临走前还指着老宋头警告:“我是六道街派出所的,姓薛。要是见着焦元南,立马去所里报告,听见没?不然三天两头我总来找你…你明白啥意思吧?!”
     “行行行,您放心,见着指定去报告!”
     老宋头赶紧应着。
     等人一走,他又在门口等了七八分钟,左右瞅瞅确认没人了,才回屋把面板“啪”地掀开。
     焦元南从面柜里钻出来,脑瓜子、衣服上,连眼眉上全是白面粉,跟个面人似的。
     他一边拍着身上的面粉一边说:“宋叔,谢了啊!”
     “谢啥谢,”老宋头瞅着他这模样,叹了口气,“元南啊,叔跟你说两句。你小子讲义气,叔知道,但你家你妈天天惦记你,怕你在外头跟人干仗出事,我们这些老街坊看着都揪心。”
     焦元南一边胡噜着头上的面粉,一边点头:“知道了宋叔,以后我注意。”
     老宋头这才摆摆手:“快走吧,别再让人堵着了。”
     没隔多久,焦元南就赶上了83年那场大搜捕,这一进去就是几年。
     被抓头天晚上,焦元南特意绕到馒头铺,“吱呀”一声推开木门。
     “子龙…子龙!”元南冲屋里喊了一声。
     宋子龙一听这声,乐颠颠从里屋跑出来:“哥,咋了?”
     到了铺子外头,焦元南把手里提的布包递过去:“给你的,打开看看。”
     宋子龙赶紧接过来,“哗啦”一扯开——里面是一身崭新的军装,除了没领章帽徽,跟正经军装上的料子、样式一模一样。
     他从小就盼着当兵,眼睛一下子亮了,抬头瞅着焦元南:“南哥!这……这是给我的?”
     “喜欢不?”焦元南拍了拍他的肩膀。
     “喜欢!太喜欢了!”宋子龙把军装抱在怀里,稀罕得不行。
     “你不是一直想当兵吗?”焦元南蹲下来看着他,“今年十四了吧?”
     “嗯!十四了!”
     “再过两年,满十六就能去应征了。”
     焦元南摸了摸他的头,“南哥知道你有这梦,到时候好好走正道,去部队里好好干,听见没?”
     “嗯!我明白!”宋子龙使劲点头,把军装搂得更紧了。
     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当兵得卡到十八岁,当年满十六就能去部队,这事儿宋子龙记在心里,天天盼着日子过。
     可没等他盼到十六岁,焦元南就出事了。
     抓焦元南那天,警察的车“呜哇”叫着停在胡同口,宋子龙眼睁睁看着焦元南被戴上手铐往车上带,他在后面疯了似的追,一边跑一边喊:“南哥!南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兔崽子别追了!”车上的警察呵斥他,“回家待着去!瞎鸡巴跑啥!”
     焦元南隔着车窗回头瞅了他一眼,嘴型动了动。这一别,就是几年。
     后来邻居大伙才知道,焦元南判了五年,直接关进了北笼监狱。
     宋子龙那几天哭得跟泪人似的,心里空落落的,走到哪儿都能想起跟南哥一起待过的地方,瞅着啥都不得劲儿。
     这孩子心重,念旧情,没过几天非拉着他爸去看焦元南,结果监狱有规矩,十六岁以下不让见,非直系亲属更不行,爷俩白跑了一趟,回来宋子龙闷了好几天。
     眼瞅着日子一晃,宋子龙真就到了十六岁,立马去应征入伍,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那时候正好赶上自卫反击战,老山前线打得正烈,《凯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环》这些电影电视剧天天演,宋子龙看着里面的战士,做梦都想去老山前线,跟电影里的英雄似的上战场打仗。
     他总琢磨着,焦元南让他走正道,当兵保家卫国,就是最硬的正道。
     咱说宋子龙当兵之后,被分到了辽宁省某军分区二连五班当战士。
     刚入伍这一年,他跟别的新兵那真是不一样。
     有的新兵连新兵期都还没熬明白,天天稀里糊涂的,可宋子龙这小子,那叫一个下苦功。
     不管是射击、格斗,还是军体拳,不说在全军,在整个军分区的新兵里,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尖子。
     就因为这股子狠劲,连长李春生特别待见他,没事儿总爱单独给他“开小灶”。
     咱说,这“开小灶”可不是给整啥好吃的好喝的,而是偷偷教他门道。
     有回连长拽着他说:“子龙啊,你小子想进步,我给你指个绝招。”
     宋子龙赶紧问:“连长,啥绝招啊?”
     “你多跟指导员秦霄多凑一块儿,多跟他学学。”李春生拍着他肩膀说。
     宋子龙懵了:“啊?连长,这啥意思啊?”
     “你懂个屁!”
    喜欢。
  

第374章 记忆深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