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孔盛东回到上泉镇已经是四天以后,他刚回来和李知行见面,李知行说道:“这次枢密院的调令十分急切,我和穆兄估计幽州那边的战况不容乐观,所以穆兄第二日就带着五百双宁营军兵到云州和巡防军汇合,去幽州支援李嗣源大人。几乎同时,李嗣源大人却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要我们派出一支双宁营去宣州南设营地,因为新朝和党项人签定和约,双方在宣州设马市,两边开展边贸,但是党项人十分不规矩,明里暗里和突勒人、契丹军眉来眼去,李嗣源大人担心马市那边出问题,所以暗中在宣州布置了几支人马,随时防范出事。”
“李兄,那穆兄去幽州后,宣州你派谁去的?”
“穆兄率双宁营走后,我派孙登云和冯英率一队人去了宣州。我想着宣州这边兵贵精而不贵多,所以派出的好手较多。现在反而数上泉镇兵力少,除了半队人马,只有棚村的一队人能调动。”
孔盛东思索一阵,觉得李知行的安排也没有什么问题。他看过李嗣源的来信后,说道:“李嗣源大人那边不轻松,却还想着宣州的事,唉......难得李大人还有这份心!”
李知行也说道:“是啊!所以穆兄才急着赶过去帮忙,毕竟李大人是我们的靠山,据幽州传来的消息,契丹军这次完全改变了战法,不攻一城,不展开千人以上的野战,将契丹骑兵分成百人左右的骑兵小队,专门劫掠幽州外围的村镇,抢劫途经的商队、百姓,仅这半年劫走的百姓已经超过两千余人。不知道穆兄去了幽州情况如何?”
此时,他们两人不放心穆有粱,穆有粱在幽州也打得十分艰难。自从他随云州的援军到达幽州,这两千五百人被分成了五支分队,都由穆有粱统一指挥,可是契丹军这次作战的方式与以往大不同,全是小队骑兵袭扰,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立即撤退,还有专门埋伏接应的骑兵队。云州的援军到来后,与契丹军作战数十次,双方互有伤亡。可是这种伤亡双宁营实在无法承担,出去一次死伤十几人,到今天已经陆续战死近百人。李嗣源倒是十分关照双宁营,尽量不派遣双宁营出去作战,但穆有粱眼见同来的云州官兵伤亡更大,实在不忍心坐视不管,所以反而率双宁营出击的次数比其他各分队出击的次数更多。
李嗣源对此大为宽慰,亲自召见了穆有粱三四次,越深入接触,他心里对这位硬汉越喜欢,可是越这样,他越不敢表露的太明显,因为李嗣源知道穆有粱不像孔盛东,最不喜欢在别人的羽翼庇护下作战。
两人私下谈话时,穆有粱心知李嗣源的想法,但是他的性格就是那样,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宝刀,放在哪里也是明晃晃、硬邦邦。穆有粱的原话是:“众人都知道双宁营和大人的关系,双宁营在作战中但凡有一丝退却,在别人眼里都会低看大人,觉得大人看人、用人的眼光有问题,如果这样,大人如何能统领各地派
第391章 手下之爱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