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6章 红色通缉令[2/2页]

父亲的小情人 东方红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程项目的利益输送,再到利用职权对多名女性肆无忌惮的侵害与操控,一桩桩,一件件,在专案组夜以继日的审讯、海量证据的交叉比对、以及关键证人的突破下,终于拼凑出余中海完整的罪恶图景。铁证如山,不容辩驳。那些他以为早已被时间掩埋的肮脏交易,那些他以为凭借权势便可压下的受害者控诉,在专案组精准、彻底、无情的调查下,如同曝晒在烈日下的霉菌,无所遁形。正是这份滴水不漏的调查卷宗,成为了将他牢牢钉在审判席上,最终移送司法机关法办并定罪量刑的基石。
     钱塘市的万家灯火,从此与余中海彻底绝缘。他被投入高墙电网环绕的劳改农场,编号取代了姓名。昔日“余局长”呼风唤雨的权势,在统一囚服和严格管束下化为泡影。他被分配到缝纫车间,巨大的工业缝纫机发出单调而震耳的轰鸣。笨拙的手指被要求适应冰冷的机针和飞速运转的皮带轮,曾经签署文件、指点江山的手,如今只能在布料上艰难地推拉。粗硬的线头、刺鼻的机油味、监工严厉的呵斥,以及同监犯人或麻木或鄙夷的目光,构成了他日复一日的生活。精力和野心在机械重复的劳作中被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有面对漫长刑期的恐惧和夜深人静时噬骨的悔恨。那身囚服,成了他晚景最刺目的标签;那踩动缝纫机的单调动作,仿佛在无声地碾压着他早已破碎不堪的人生。
     而风暴并未因余中海的入狱而完全平息。在余中海被移送司法机关的同时,另一场针对其贪腐同伙的追索大网,已在国境线外悄然铺开。余中海在法庭上那番关于“毁灭全家”的忏悔,并非全然虚言。专案组的调查早已清晰地指向,其妻陈乃香深度参与了余中海的巨额贪腐所得转移。当余中海在钱塘呼风唤雨时,陈乃香便利用各种隐秘渠道,将大量非法所得转移至海外账户,并在东窗事发前夕,悄然潜逃出境,妄图逍遥法外。如今,随着主犯落网,针对陈乃香的司法程序迅速启动。公安部门依据确凿的证据,正式启动了针对陈乃香的“红色通缉令”(红通)程序。她的照片、身份信息和涉案详情,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的渠道,迅速发往全球各地执法机构。无论她藏匿在哪个角落,头顶悬着“红通”编号的通缉令,都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宣告着这场清算远未结束。追逃追赃的利剑,已指向海外,誓要将这条漏网之鱼缉拿归案,彻底斩断贪腐链条,让转移的国家资产和人民的血汗钱,尽可能回归正途。
     劳改农场巨大的顶灯下,余中海佝偻着背,麻木地踩动着缝纫机踏板。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掩盖了外界的一切。他或许能感觉到脚底传来冰冷的震动,却再也感知不到千里之外,那张以他妻子的名字签发的红色通缉令,正无声而坚定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展开。夜色,不仅吞噬了他,也正在追逐着那个与他共同沉沦的伴侣。而缝纫机的针脚,正一针一针,将他罪恶的余生缝入那无法挣脱的囚笼之中。
     
    喜欢。
  

第316章 红色通缉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