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5章 血色曼德勒[2/2页]

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古之洞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车顶上的机炮开始疯狂地扫射,
     密集的子弹如同暴雨倾盆而下,
     狠狠地砸在日军的人群中。
     古之月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然而,就在这时,
     他突然发现身边的缅人向导像见了鬼一样,
     转身就跑。
     可惜,他的速度终究还是比不上子弹,
     只一瞬间,就被一颗流弹击中,
     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
     被掀翻在旁边的草丛里。
     古之月见状,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
     他迅速拉起张满贵,
     拖着已经身负重伤的赵二虎,
     拼命地向着援军的方向爬去。
     他们的身后,
     不断传来日军的惨叫声和装甲车碾过灌木丛时发出的咔嚓声,
     那声音交织在一起,
     仿佛是死亡的交响曲。
     终于,当援军的步兵排如潮水般冲上来时,
     古之月和张满贵已经精疲力尽。
     古之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用刺刀撬开了赵二虎紧攥的手。
     这时,他才发现,这个东北汉子已经昏死过去,
     但他的手里,却还紧紧握着半颗没有拉保险的手雷。
     带队的少尉操着云南话大喊:
     “弟兄们!
     跟我来!
     把鬼子赶下悬崖!”
     磷火照明弹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
     急速升上天空,
     然后在半空中爆裂开来,
     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这道光芒瞬间将整个战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让人几乎无法直视。
     古之月瞪大了眼睛,
     凝视着战场上的一切。
     他看到援军的士兵们身着崭新的美式军装,
     那整齐的队列和精良的装备,
     与日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汤姆森冲锋枪的枪口火舌,
     比日军的三八大盖更为明亮,
     仿佛能够撕裂黑暗。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
     那是手榴弹爆炸后残留的气息。
     这种味道与日军尸体的血腥混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气味。
     然而,这股味道却让古之月想起了老家炸年糕时的甜香,
     那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的味道。
     “副连长古之月!”
     古之月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他急忙转过头去,
     只见一个路过的士兵正朝他跑来。
     “快救救我的弟兄!”
     古之月焦急地喊道。
     士兵点了点头,
     然后迅速招呼来两个担架兵。
     古之月看着他们将受伤的张满贵抬上担架,
     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这时,
     张满贵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连长,那个戴羽毛的缅佬!”
     古之月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果然看到一个缅人头目正躲在岩石后面,
     举着枪瞄准他们。
     古之月心中一紧,他来不及掏出自己的手枪,
     连忙弯腰捡起地上的一把三八大盖。
     他紧紧握住枪托,
     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其投掷出去。
     只见那把三八大盖如同闪电一般飞射而出,
     刺刀尖准确无误地刺中了缅人头目的心窝。
     缅人头目惨叫一声,
     随即倒地身亡。
     他头上的羽毛头饰在磷火的映照下,
     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蓝色,
     就像是老家坟地里的鬼火一般,
     让人不寒而栗。
     在曼德勒城防司令部里,
     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晕,
     映照在一张巨大的作战地图上。
     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在这朦胧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
     但古之月的目光却紧紧地锁定在其中一个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腊戍。
     古之月身披一条厚重的毛毯,
     坐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
     听着参谋长用四川话向他介绍当前的战局。
     “你们来得太及时了,
     日军第 56 师团已经绕道腊戍,
     企图切断滇缅公路。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如果公路被切断,
     我们的补给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参谋长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古之月凝视着地图上的红色箭头,
     手指轻轻划过腊戍的标记,
     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紧张局势。
     他突然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对参谋长说:
     “长官,让我们侦察排去腊戍吧。
     我们对野人山的小路非常熟悉,
     一定能够摸清日军的动向。”
     然而,参谋长却摇了摇头,
     “你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需要时间休整。
     新 38 师正在集结,
     准备在曼德勒外围布防。
     你们的任务是协助他们,
     确保曼德勒的安全。”
     就在这时,躺在担架上的赵二虎突然撑起身子,
     他的东北话中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休整个屁!
     俺哥和二狗都死在野林子里,
     俺要去腊戍给他们报仇!”
     他的声音在司令部里回荡,
     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紧接着,张满贵也从担架上坐了起来,
     他操着一口湖南话,语气坚定地说:
     “连长,我能走路了。
     让我跟二虎一起去吧,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古之月看着眼前这两个坚定的弟兄,
     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了高地之战时那漫天飞舞的磷火,
     想起了李满仓,孙二狗,赵大虎,吕老四他们在断后时那激烈的枪声。
     那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让他无法轻易地拒绝他们的请求。
     他知道,有些债,必须现在讨。
     “长官!”他“唰”地一下站起身来,
     身体挺得笔直,
     如同那矗立的钢枪一般,
     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参谋长凝视着他,
     沉默片刻,最终还是轻叹一声:
     “新38师就在城西北驻防。
     你们侦察排剩下的这九个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可返回新38师归建!”
     得到命令后,他转身走出了司令部。
     此时,曼德勒的街头正飘洒着丝丝细雨,
     冰冷的雨滴打在脸上,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古之月缓缓地走着,
     目光落在了城墙上的守军身上。
     只见他们正忙碌地搬运着美式山炮,
     那炮身上的白星徽记在路灯的映照下,
     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冷光。
     赵二虎突然指着东方,高声喊道:
     “连长,你看那边,
     那是不是腊戍的方向?”
     古之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远处的山峦被一层黑雾笼罩着,
     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
     静静地伏在那里,
     透露出一股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
     因二十响用的太狠而新配发的 M1911 手枪,
     那冰凉的枪柄仿佛能让人瞬间清醒。
     “没错,那就是腊戍。”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那里现在应该堆满了日军的弹药箱,还有……”
     说到这里,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
     “我们那些牺牲的弟兄们的尸骨。”
     张满贵突然咳嗽起来,湖南话带着笑:
     “连长,等打完曼德勒会战,
     我请你吃家乡的酱板鸭。”
     古之月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
     他深知,在远征军的地图上,
     曼德勒会战的红色线条如同一条蜿蜒的巨蟒,
     正不断地延伸着,
     仿佛要将整个缅甸都吞噬掉。
     而腊戍,这个原本被蓝色标记的地方,
     如今却已被日军的铁蹄践踏得面目全非,
     那蓝色的标记也被染成了触目惊心的血色。
     那些在野林子里浴血奋战、最终壮烈牺牲的弟兄们,
     他们的身影在古之月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还有那些被缅人背叛的夜晚,
     那些令人心碎的场景,
     都如同噩梦一般缠绕着他。
     而这一切,都将在曼德勒的枪声中,
     得到最后的回响。
     夜雨越来越急,
     仿佛是上天也在为那些逝去的生命而哭泣。
     司令部的电报机传来一阵急促的滴答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古之月的心头一紧,
     他知道,那是腊戍失守的消息。
     他挂着绷带,默默地望着赵二虎和张满贵被医护人员抬走的背影,
     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悲凉。
     出发前,团长曾对他们说过:
     “在缅北,你能相信的只有弟兄的后背,
     和枪里的子弹。”
     而现在,他的后背有值得信赖的弟兄,
     枪里也装满了子弹,
     但他们还有未报的血海深仇。
     曼德勒的灯火在雨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就像野林子里的磷火一样,
     那是弟兄们的魂魄在召唤着他们。
     古之月知道,他们不能停下脚步,
     他们必须继续前进,
     向着腊戍,
     向着死亡,
     向着最终的胜利。
    喜欢。
  

第225章 血色曼德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