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齐辉司令,已经将路说明了,而且正在这样做。”
     “他就是靠着敢死队,不怕死的精神,将百姓团结起来,逼迫洋人都让步,将鬼子都给击退。”
     他这话说的很对。
     因为,只要团结起来不怕死,没有一个殖民者能够回本。
     而亏本的殖民是进行不下去的。
     这也是另外一个时空殖民体系大崩溃的根本:当地百姓的觉醒,不怕死地起来反抗。
     一波接着一波。
     殖民者再厉害,也会感到亏本。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赶尽杀绝?
     赶尽杀绝,只能对部落形态的土人,他们不团结,能够各个击破,甚至与殖民者合伙起来,打自己人。
     而只要有了皿煮和势力形态,就能大范围团结起来。
     就能进行大范围周旋,保存住自己。
     殖民者就不能够各个击破,他们最后就会失败。
     这时,有人反对道:
     “这齐辉司令说的再好,如果麦国人不出口给咱粮食,那不是把脖子系在别人身上吗?”
     赵刚笑笑道:“所以你没有看全这篇文章,上面都说了。”
     “靠外贸起来后,解决了地主的土地问题,就是将土地廉价收购起来。”
     “因为土地在地主手中,是亏本的。”
     “如此一来大规模集中土地,建造农场,建造水利设施。”
     “就能兴建我们发达的农业,农业发达了,自然就能解决粮食问题。”
     “而且农业因为实现了工业化,百姓不靠土地吃饭,是靠打工来吃饭,就不用被地租绑架。”
     那人无话可说。
     而在这时。
     赵刚又指着文章中的重点,说道:“还有,这里才是关键。”
     “齐辉司令说了,我们龙汉皲队必须走出去。”
     “龙汉必须要建设自己的海军和空军。”
     “要用强大的海军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但目的不是为了侵略别人,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进出口通道,不被别人掐死。”
     “只有保证通畅的海上贸易,我们才能避免重新滑落到土地与百姓的矛盾怪圈中。”
     “从这一点推广开来,在世界大战中,谁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谁才能最后掌握胜利。”
     “仅仅掌握陆军,那是绝对会失败的,这篇文章就完全解释清楚了。”
     “只有源源不断从海外进口粮食,同时将自己的工业品出口给海外,才能够保证国内百姓生活的稳定,保证土地的矛盾不会激化。”
     ……
     齐辉写出这一篇文章之后,它立刻就将齐辉地位再次拔高。
     原本很多人认为齐辉虽然能打,但不过是另外一个老系。
     只是会嘴皮子功夫,只会鼓动敢死队。
     但是当齐辉写出这样的文章之后,说出来这一番经济循环理论,他可以说,彻彻底底,奠定了新的地位。
     关键是,它为龙汉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立海军,建立空军,巩固陆军,保护自己的外贸通道,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利用工业化,来解决土地矛盾……
     无论是在南洋,还是龙汉本土,当龙汉人看过这个文章后,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只有工业化,才能救龙汉”。
     以前只是听过这个概念,却不明白细节。
     看过这个文章之后,他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汉斯拼命要挑战嘤国的海上霸权。
     因为汉斯人要保证自己的世界贸易,要确保自己的世界市场,还有原料产地。
     而这些都被嘤国人掌握在手中。
     汉斯人的工作、进口,都被嘤国人时刻威胁着。
     这对汉斯人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小国能忍受,但汉斯是列强,是忍耐不了太久的。
     ……
     户城,一处茶馆中。
     众人一边喝茶,一边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看来,我们龙汉也要加入到这场海上霸权的争夺之中。”有人忍不住道。
     又有人反驳道:“可那样,我们不成了和鬼子一样的侵略者吗?”
     “什么是侵略?”
     “我们只是保证和他们友好公平地进行贸易,并不会像鬼子一样杀人,那不就行了?”又有人反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位中年汉子说道:“说的对,看完齐辉司令的文章,爷们算是彻底明白了,如果龙汉不建设海军,不进行工业化,那就永远解决不了龙汉百姓吃饭的问题。”
     “因为最后地主还是会将土地集中到手里面,人越来越多,剥削越来越严重。”
     “没错,只有依靠贸易,海外大规模贸易,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齐辉文章的讨论,一时之间,遍布龙汉各地。
     整个龙汉上下,许许多多的才子、文人、教授,看完之后,顿时非常震撼。
     他们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头一次看到有人能把那么麻烦的问题说清楚。
     要知道另外一个时空,这个问题,正是通过海外贸易解决的。
     而那已经是五十多年后的事。
     很多人原本虽然尊敬齐辉,但他们只是尊敬齐辉的战斗力。
     而现在,他们却是发自内心的服气。
     因为齐辉,彻底扫清了他们脑海中的迷雾。
     这让他们知道该怎么救龙汉,该向哪个地方使劲。
     “原来如此,难怪前大总同会失败,他搞的工业化根本就是买办工业。”有人因此恍然大悟,
     “他只喜欢进口外国人的货物,出口矿产农产品等原料,却不发展自己的工业,那就不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不能将百姓从土地中解救出来。”
     “他就解决不了百姓吃饭的问题。”
     可以说,齐辉这篇文章,从逻辑到现实,那都是无懈可击的。
     这时又有一个老汉,边喝茶,边说道:
     “这话太实在了。”
     “就像我们村大王村,就在户城边上。”
     “我们村有个地主,不能说太坏,不能说太好。”
     “他家的租子,都是六到七成。”
     “你想租,还得送礼,还得免费给他们家干活。”
     “但是自从齐辉司令,在户城大建工厂,大量招工。”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了齐司令的工厂,人纷纷离开后,那地主又开始求我们。”
     “地租从八成降临到五成,又降到四成,再降到三成,还是没人租。”
     “地主只好自己带着全家开始种,他一个人种不了啊,只好去买拖拉机,买牲口,雇佣长工,短工,给的工钱,比工厂里只低三成。”
     众人纷纷点头。
     “看来还是齐司令厉害,古今中外,多少人都想不明白的问题,齐司令这一说,就让我们都想明白了。”
     “是啊,必须开工厂,搞贸易,提供就业岗位。”
     “再用海军,空军,保障我们的贸易通道,不被别人掐断!”
     众人越说越振奋。
     几十年的迷茫,在齐辉司令的一篇雄文之下,扫荡干净。
     大家心底都多出了一股精气神,不再像以前那样,走到哪儿算哪儿,走一步看两步,退三步。
    喜欢。
  

第165章 百姓的震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