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要塞的城墙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砖进行加固,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
因此,他就一直在琢磨如何攻破这种攻防平衡,被欧罗巴人称之为棱堡的城堡。
随着东南亚明军采用壕沟战,以极小的代价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坚城之后,这种攻城打法很快便风靡全军。
作为军官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穆里玛自然也不会陌生了。这是他第一次使用该种战术,也是他为了未来面对沙俄人修建的棱堡做的前期准备。
......
一座几乎与木墙平齐的土坡上,明军摆放了二十余门火炮,由于土坡之前,明军以壕沟中的泥土堆起了一座坚固的女墙其高度正好阻挡了木墙视线。因此,明军才敢大摇大摆的在土坡上整齐摆放了二十门火炮。
随着穆里玛一声令下,二十门火炮第一轮齐射将二十枚实心弹射入了城中。
好吧,122师一团第一次使用壕沟战术,完全没有经验,一颗炮弹都没有挨着城墙。
一番手忙脚乱的调整火炮摆放的位置之后,第二轮齐射终于收获了战果。
五枚实心弹终于砸中了城墙,并砸碎了一块区域。
第三轮、第四轮炮击均获得了较大的战果,共计有二十余枚炮弹砸中了城墙,整整一面木制城墙在炮弹的轰击中被砸了个粉碎。
随后,一个连三百余明军,端着燧发枪从坍塌的这面城墙下冲入了城中。
刚入城一个排,便爆发了激烈的枪战。
城中守军知道自己守不住城墙,因此将有限的兵力全部收缩到了城中建筑物中,准备依托各种障碍物进行反抗。
刚入城就遭到了敌人火枪的的袭击,训练有素的明军在第一时间便迅速卧倒在地,一个左右翻滚,以此来减少中弹的机率。
由于城墙到建筑物之间是一片十余米的开阔地,因此,枪声结束之后,一个排的幸存明军迅速起身,他们一边身背燧发枪,弯着腰,以之字形朝着建筑物跑去,一边抽出腰中别着的手榴弹,以火折子点燃引线,几秒钟之后扔向了一座座障碍物和建筑物。
一声声的爆炸,虽然并没有炸死多少守军,可爆炸激起的烟尘,阻碍了守军的视线。因此,明军得以迅速接近建筑物。
这个排的士兵分工明确,他们以一个班为一队,有人举枪警戒,有人再度将手榴弹扔进建筑物。
随着爆炸声响起,突击队员便趁机冲进建筑物,在浓烟中,哪里有惨叫声,他们就将铅弹射向哪个方向。
随着整个连进入城堡,穆里玛知道,奥廖克明斯克城拿下了。
喜欢。
第498章 奥廖克明斯克城攻防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