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壕,壕深12米,挖出的土堆向城堡一侧,形成胸墙。
然后由这条基本堑壕出发,仆从军们向城堡方向以之字形挖掘壕沟,这种锯齿状壕沟可以有效防止守军纵向炮火对士兵的杀伤。当掘进至距城堡不到一里地时,仆从军们开始旋转方向,挖掘一条与基本堑壕平行的前沿堑壕,两种壕沟的深度与构筑方式相同。
前沿堑壕挖掘成功之后,仆从军依次退出壕沟。随后便有101师将各种型号的火炮拉近至前沿堑壕,利用胸墙掩护隐蔽开火。
守城的荷兰人自然不会让明军轻易得逞,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明国人的这套攻城方式是否能够奏效,谨慎的他们还是操作着守城火炮,将一枚枚炮弹射向壕沟。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绝大多数炮弹因为胸墙的阻挡,没能被射入壕沟,而零星的炮弹也未能给明军造成致命的伤害。
胸墙不管是对攻方还是守方,都成为了一个障碍。好在明军装备了弹道轨迹为曲线的迫击炮,因此,壕沟被挖掘到离城墙不到二百米处时,明军这才停止了土木工程。
在挖掘壕沟的五天时间里,仆从军付出了千余人的伤亡。
随后,明军在三面围墙外的壕沟中摆放了三百余门迫击炮,对着棱堡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郑维城都想好了,如果这种迫击炮上刺刀的战术仍不奏效,那么还得要辛苦仆从军以同样方式再向前挖掘,挖掘出第三条,第四条堑壕,直至用火炮彻底摧毁守军防御为止。
可能是漫天真主保佑,三百门上了刺刀的迫击炮仅仅用了不到十轮炮击,虽然城墙并没有遭到任何的破坏,但城墙上的士兵却被炮弹清扫一空。
眼看自己的战术如此奏效,高兴的郑维城立马派出了三千余仆从军,从三个方向对城墙发动了进攻。
这数千名仆从军士兵头顶木梯,嘴里一遍念叨着真主保佑,一边快速从壕沟中穿梭。
就当他们即将冲出壕沟,冲到城墙根下的时候,城墙上突然再次冒出几十名荷兰人,这些人端着火绳枪,对着刚出壕沟的仆从军士兵射出了复仇的子弹,当场便打死了十几人。
不等他们兴奋的高呼,又一轮迫击炮炮弹再次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而刚被荷兰人的火枪压制在壕沟中的仆从军,在军官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再次从壕沟中冲了出来。
这次,他们成功的来到了城墙根。他们迅速的摆好木梯,后面的士兵,便一手紧握兵器,右脚往梯子上一蹬,便开始了登城作战。
此时的明军炮兵,迅速停下了炮击动作。不过他们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城墙,只要有敌人身影出现,那么他们就会迅速的将炮弹射击出去。
随着一名又一名仆从军登城成功,随后三个团的101师士兵便在城门大开的第一时间便跟着冲入了城中。
一个时辰之后,坤甸棱堡被明军攻占。
就这样,简陋版的步炮协同作战提早三百年出现在了亚洲的土地上。
喜欢。
第442章 南洋之役(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