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林党官员!在掌握确凿证据之后,小皇帝毫不犹豫地将他们一一拿下,给予严惩。其中,就连一直与自己母子针锋相对的杨涟也未能幸免,被下放至延安府担任知府一职。与此同时,小皇帝旧事重提,重新审理曾经轰动一时的“梃击案”。随着案件审查工作的逐步推进,刑部主事王之寀因涉嫌重大罪责而被打入大牢。可以预见,这场风波势必会牵出更多隐藏在幕后的东林党官员。
     朱常洵听到这些消息,惊讶得合不拢嘴。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小皇帝竟能完成如此之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尤其是在打击东林党这件事上,朱常洵不禁拍手叫好。想当年,正是由于这群道貌岸然的东林党人的百般阻挠和算计,才使得他最终错失登上皇帝宝座的机会。如今看着他们一个个受到应有的惩罚,朱常洵心中积压多年的愤恨终于得到了些许释放。
     更让朱常洵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尽管自己母妃已经失势,但她似乎对小皇帝的事情了如指掌。她能如数家珍般地道出小皇帝的种种喜好、习惯以及宫廷中的诸多秘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母妃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渠道来获取这些信息吗?还是说……他不敢再继续想下去,生怕一旦深究此事,会给自己的母妃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危险。
     怀着满心的疑惑与担忧,他默默地陪母妃用过午餐。席间,他尽量表现得自然一些,不想让母妃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波澜起伏。而在用餐结束后,朱常洵也终于明白了自己接下来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见那位皇帝陛下。
     当他缓缓站起身来,准备向母妃告辞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眷恋之情。他深情地凝望着母妃那慈祥而又略显憔悴的面容,眼眶微微湿润。但最终,他还是强忍着泪水,依依不舍地与母妃道别。
     如果说在踏入仁寿宫之前,朱常洵的心中还充满了各种猜测和不安;那么此刻,当他转身离去的时候,已然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因为从母妃那里获得的那些宝贵情报,无疑成为了他手中最有力的定心丸,他深知皇帝并没有想着要清算他的母妃,否则也不会留她到现在了,何必多此一举的让自己跑来一趟京师。
     皇帝的种种手段,无不体现出他在追求变革。外庭那帮文官的尿性,朱常洵非常清楚,一旦涉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再大的党派瓜葛也会被他们暂时放下,转而团结一致来对付皇帝。这就是皇朝最大的矛盾皇权阶级与士绅阶级的矛盾。
     只要他全力配合皇帝的变革之策,那么相信皇帝起码不会清算他们母子。相对于性命来说,这些许的钱财又算得了什么呢?虽说皇家无亲情,可自太祖立国,皇明可从来没有处死过非造反的藩王(朱标三子,四子是个例外),只要自己不作死,那就不会死,这就是他最大的仰仗。
    喜欢。
  

第34章 福王(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