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9章 昂仁县:神山背脊,流云藏魂[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放牧。男主人曲桑沉默寡言,女主人卓玛却热情似火。她让我尝了她亲手做的风干牛肉和酥油糌粑,边说边笑。
     “我们不是穷,只是太接近天。”她自豪地说。
     曲桑则指着远方一道山脊,说那是他们家的“祖魂岭”。“祖先就葬在那边,所以风中有我们家的歌。”
     那晚,我与他们围着篝火而坐。风中夹杂着牦牛的喘息和老狗低沉的哼声,曲桑拨动一把老旧的藏式四弦琴,断断续续地弹着一首牧歌。
     我问他歌词内容,他说那首歌是唱给天上的祖先听的:
     “愿风再轻一点,别吹走我们最后的火种。”
     我陷入沉思。这不是诗,而是真实。现实在这儿从不豪言壮语,却有着最坚韧的质感。
     我记下他们的故事,在《》的空白页上写下:“风中藏着他们的誓言,云后站着他们的先人。”
     饭后,卓玛带我去看她新出生的小牛犊,那是今春最早的一胎。她小心翼翼地为小牛拂去身上的干草,说:“它是我们这个冬天最大的希望。”
     我看着那头尚未稳站的小生命,突然想起一句话:“人间最强的信仰,往往藏在最普通的生计里。”
     在昂仁的最后一夜,我特意去了白塔下,那是一处藏民口中的祈愿地,塔下终日香火不断。
     我在塔前盘腿而坐,耳边传来老僧低低的诵经声。他的音调不急不缓,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风中拣来的石子,叩入我心头。
     闭上眼,那声音逐渐与风声重合,仿佛整座高原在替他祈祷。
     我忽然回想起自己这一路从藏西南而来的足迹,曾见荒原裂谷、古王国废墟、雪山倒影、边防少年,也曾在深夜独坐,怀疑自己为何出发。
     而在这白塔之下,一切都有了答案。
     “你来过,所以这风才记得你。”这是老僧闭目诵经后对我说的唯一一句话。
     我郑重接过他递来的小石珠,那不只是信物,而是我与这片土地之间,建立的一道微光。
     那一夜,我并未回旅馆,而是在白塔前就地坐了一整晚。风不停,星辰轮转,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
     天色微亮,我在车里翻开地图,昂仁的边界如同高原的脉络,蜿蜒不定。我顺着它看去,下一站,便是拉孜县。
     那是通往拉萨的前奏,是进入繁盛藏地文明的转折处。
     但在离开前,我下车站在原地,望着身后那被朝霞染红的山岗。
     我忽然抬手,在空气中画了一个圈,低声说:“我会记得这里。”
     不是因为风景,而是因为风中的灵魂。
     车子驶离昂仁,我回头望见那座白塔如同守夜人般伫立在晨光之中,不言不语,却守住了一方安宁。
     我在《》的页脚,写下这段旅程的终章句:
     “昂仁,是神山背后的低语,是风魂盘桓的沉静之地,是信仰在高处默默燃烧的火种。”
    喜欢。
  

第389章 昂仁县:神山背脊,流云藏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