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1章 阿克苏:丝路绿洲,棉田之海[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除了苹果,这里还有香梨、核桃、葡萄、红枣,果农们用一季一季的忙碌,将这片绿洲打造成南疆最丰饶的果香之城。
     我写下:
     “果树,是绿洲的低语,
     每一枚果实,都是时光的心意。”
     阿克苏是南疆的民族融合样板城。维吾尔族人口居多,也有汉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多个民族。市区里,清真寺与汉式庙宇相望,广场上人们穿着不同风格的衣裳,跳着同一支乐曲。
     我在人民公园的湖边,看到维吾尔族老大爷在弹都塔尔,旁边汉族孩子在放学后练跆拳道,还有回族姑娘坐在长椅上画速写。路人互相点头致意,笑声自然。
     我采访了一位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他说:“这里没有谁‘包容谁,大家本来就是一起长大的亲戚朋友。”他说他们社区每年都会办“邻里节”,用的是各族家庭轮流做菜、一起跳舞、一起布置场地的形式。“只有一起动手,才真正了解彼此。”
     我写下:
     “阿克苏不是拼图,
     而是一幅融合的水彩画。
     在这里,人种是根,文化是花,
     开在一条共同的河流旁。”
     近年,阿克苏变得越来越现代。高楼拔地而起,机场、高速、铁路、物流港相继建成,成为连接中亚、南疆、内地的重要枢纽。它既是农业大市,也是工业新城,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节点。
     我参观了阿克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看到新材料企业、果品深加工厂、棉纺工业园正在忙碌运转。一位年轻的企业负责人说:“很多人以为新疆发展慢,其实我们一直在往前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市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我看到另一群人正在挖掘传统、保存故事、传播文化。他们用文创产品、民俗演出、新媒体传播的方式,让世界重新认识这座城。
     我写下:
     “阿克苏,用一座绿洲的姿态,
     对这个时代说出自己的回答:
     我来自丝路,但我不止于丝路。”
     夜幕降临,阿克苏城被一层温暖的灯光包裹。人民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跳起麦西来甫,年轻人踩着滑板穿梭而过,小孩在水幕灯前追逐光影。
     我走在阿克苏河沿岸的步道上,春风轻拂,河水依旧潺潺。河对岸是一排排低矮的居民楼,窗户透出黄光,锅碗声和家长呼喊声仿佛从画中飘来。
     我坐在河边长椅上,一位老大爷递给我一块苹果,说:“这是我们家自种的。”我接过,咬了一口,甜味从舌尖沁入心底。
     这座城市,如同这苹果一样,不需要惊艳,却在你最放松的时候,悄悄征服你。
     我在《》的地图上郑重写下:
     “第361章,阿克苏,记。
     河水不息,绿洲永恒,
     这是一座让人懂得什么叫做‘生活的地方。”
     下一站,阿瓦提县。
     我要继续前行,走入塔河支流更深的土地,去看看那片着名的刀郎之地,探寻歌声与阳光如何在那片土地上生长、飞翔。
    喜欢。
  

第361章 阿克苏:丝路绿洲,棉田之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