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过年就是挂年画,一贴窗户,心就亮堂。现在虽然不贴了,但我们还在画。”
我问:“您画的是过去,还是现在?”
他说:“都不是,是盼头。我们这儿人喜欢画娃娃抱鱼、招财进宝,就是盼个好。”
在他印完一张“连年有余”之后,我看到墙角挂着一张新画,居然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还写着“防疫知识”。
传统,从未被时代淘汰,只是换了种模样。
我写下:
“衡水的画,不只挂在墙上,
它也藏在人心里;
一笔红,是团圆,
一抹绿,是希望。”
四、冀州古城:被岁月温柔收纳的遗迹
冀州,曾是古“九州”之一,如今已是衡水下辖的一个区。
我来到冀州古城遗址时,天色已晚,夕阳穿过断墙、老街与古碑间,像一首诗的最后一页。几位老人坐在残垣边下棋,旁边是静悄悄的文庙、老城门,还有一口据说曾供千年甘泉的古井。
冀州的历史从夏商就开始了,只是如今,它的痕迹被时间打磨得非常细致,几乎要用心去感受。
当地一位文化志愿者说:“我们这地方,古得很,也静得很。你若问我们遗憾吗?不,我们守着自己那份厚实。”
我写下:
“衡水的古,不求声名显赫,
她只在自家的米缸边、井口旁,
悄悄说一句:‘我在。”
五、深夜衡水:没有热闹,只有灯光下的安稳
夜晚的衡水很安静,没有太多霓虹、没有太多车鸣。我坐在小饭馆门口,看几个外卖员在街边休息,偶尔有人哼起老歌。
一个环卫工人推着垃圾车走过,跟老板打招呼:“那碗面明儿照旧哈。”
老板笑着回应:“搁你那儿热着。”
我忽然明白,衡水这座城市,像一个不吵不闹的家庭成员,不抢戏、不突出,但从不缺席。
我写下:
“衡水的夜,不妖娆,
但它像老被窝,
一躺进去,心就安了。”
湖上有水,心中有衡:地图落笔·前往德州
五天衡水之行,我走过湖边、街市、旧城与年画作坊,没有经历什么刺激惊奇,也没有遇到奇人异事。但正是这些平实的画面,让我意识到:一个城市的魅力,并不一定来自它的“高”,而是它能否接住你的“低”。
我摊开《》的地图,在河北中南部、平原腹地处郑重落笔:
“第243章,衡水已记。
她是湖水之镜,也是心境之湖;
她以不动,承万变。”
下一站,德州。
我要看看那一座同样低调却底蕴丰厚的鲁西北城市,会用什么方式告诉我:黄河以北、齐鲁之间,依旧有热土可歌,有人间可爱。
我提起行囊,轻声说:
“水已定,心已稳——德州,我来了。”
喜欢。
第243章 衡水:湖上无波,城中自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