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保定:书卷沉香里的军声与家声[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是吴阿蒙。
     离开石家庄,我搭上北去的动车,穿过冀中平原的冬日薄雾,来到这座曾在中国版图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城市——保定。
     她是京畿之南、九州之要,曾为直隶总督府的驻地,一度领袖北地风骨;她也曾被称为“北方小巴黎”,因其街道规划整齐、学府林立、人文熏蒸。
     在过去百年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保定既是军事的腹心,也是教育的灯塔。她既培养出无数军中悍将,也走出许多执教鞭者、守文道者。
     我翻开《》地图,在“保国安民”四字的边框中,郑重写下:“第241章,始于沉香书卷之间,终于广场军声之后。”
     我来,是要寻找一座城市在历史缝隙中沉淀的尊严。
     一、直隶总督署:权力之心的余温
     我先走入这座城市最沉着的一段记忆——直隶总督署。
     清灰色的砖墙,沉甸甸的大门,廊庑交错,庭院深深。这里曾是北方最显赫的政务中枢,统辖如今整个河北、天津乃至山东部分地区。
     讲解员是一位年轻女子,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这里出过十七位总督,李鸿章、袁世凯、端方……每一位都在这里留下过印记。”
     我站在中堂门外,看着那块“勤政亲民”匾额,忽然意识到,权力也曾试图靠近民心。
     后花园里残雪未融,一棵古槐虬枝横生。阳光照在树干上,我轻触粗糙的年轮,一阵莫名的寒意涌上心头。
     我写下:
     “保定的骨,不用吼,
     她藏在一砖一瓦的规整中;
     她曾是帝国的耳目手足,
     如今是人民的文化中枢。”
     二、保定军校旧址:铁血尚武的印章
     接着我前往保定军校旧址。
     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巅峰之一,走出过两千多名将官,是晚清到民国间中华军人的精神摇篮。纪念馆内,一幅幅黑白照片、一张张泛黄卷宗,犹如一部部战争与信仰的编年史。
     讲解员说:“你知道吗?‘保定系曾控制过整个北洋政府,军权命脉尽在掌中。”
     我看着那些年轻军官的眼神,眼中或热血、或迷茫、或刚毅,那不是为了杀戮而握枪,而是为了理想握命。
     馆外操场已被改作展览区,但仍保留一角土场。我站在那上面,闭上眼,仿佛听见千人正步齐踏,口号如雷。
     我写下:
     “保定的声,不是吆喝,
     是兵者背水一战的誓言;
     她的枪,不是暴力的符号,
     是扞卫理想的意志。”
     三、莲池书院:湖光书声间的传世文气
     倦意袭来,我走向莲池湖边,去探那一脉书香之源——莲池书院。
     她曾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湖心筑堂,水中映墨。冬日的湖面半结冰,芦苇金黄,我绕过曲桥,步入讲堂。一位中年书法教师正在讲授《大学》,七八位学生安静聆听。
     书院的

第241章 保定:书卷沉香里的军声与家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