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无锡:太湖映影,丝竹人间,水润江南与工业锋芒共生[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常州启程,列车很快驶入无锡。
     初见无锡,是在太湖边的一道长堤上。湖水静得像镜,微风掠过湖面,吹起层层水波,也吹乱了我胸口隐隐的思绪。
     这是一座很多人听说过、却容易忽略的城市。她没有杭州那样的文艺滤镜,也不像上海那般灯火辉煌,却一直静静立在太湖之滨,水生水长,衣被天下。
     我翻开《》地图,在湖湾弯弯、丝绸流转、竹音轻响之地郑重落笔:
     “第196站:无锡。
     她是太湖畔的柔光,
     亦是民族工业的前奏。”
     一、太湖鼋头渚:湖光山色中的千年孤岛
     我第一站选择了鼋头渚——太湖最美的角。
     渚者,水边也。鼋者,巨龟也。这里因形似巨鼋探湖而得名。春樱初褪,夏风已至,我登上小舟,缓缓驶向湖心。
     渚边柳影摇曳,水鸟低鸣,远山如黛。湖水是无锡最沉默的语言,却又能包容所有急躁与喧哗。
     船夫是一位七旬老人,他说他在太湖边划船一辈子,“湖水看得清你是不是安生的人。”
     我写下:
     “无锡的湖,不问你从哪来,也不催你要去哪;
     她只愿你停一停,坐下来,
     听听风的方向,看一眼心的倒影。”
     二、惠山古镇:碑林与茶烟里的时间慢旅
     第二日,我步入惠山古镇。
     街巷清浅,井水潺潺。这里没有张扬的商贩,也没有拥挤的人潮。小巷深处,藏着一片“天下第二泉”,边上便是书法碑廊与惠山寺。
     一位中年茶馆老板正掸净茶台,他说:“这里喝茶不讲风味,讲的是气场。”
     我坐下,喝下一杯无名乌龙,热意直透心口。窗外有人在拉二胡,那声音一曲未尽,竟让人鼻头微酸。
     我写下:
     “无锡的慢,是一种礼貌,
     她不打扰你前行,但愿你别错过;
     她在你的匆匆之间,悄悄递上一盏热茶。”
     三、荣巷纱厂遗址:近代工业的前夜
     第三日,我来到荣巷。
     这里曾是张謇之后,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聚集地之一。红砖黑瓦,旧厂门依旧,只是机器声已去,留下岁月寂静的回音。
     一块锈迹斑斑的招牌上写着“无锡第一纱厂”。
     讲解员说,无锡之所以能成为“布码头”,靠的不是暴富,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工匠心。
     我走进老厂区,看见墙上隐约残留的标语:“自强不息,富国强民。”
     我写下:
     “无锡的

第196章 无锡:太湖映影,丝竹人间,水润江南与工业锋芒共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