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6章 安康:汉江之南,巴山之间——山水相依的秦楚缓冲章[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汉中出发,我一路东南穿行,越过秦岭的余脉,车窗外的视野渐渐从高山峡谷变成了水泽田畴。当列车沿着汉江一路盘旋而下,我知道,我正抵达一座低调却不平凡的城市——安康。
     这是一座被大山包围、由大江贯通的城市,是陕西的东南门户,是巴山和秦岭共同塑造出的“秦巴走廊”的交汇点;这里既有秦地的沉稳,也有巴楚的灵动。
     安康,这两个字,本身就是祝福。
     我翻开《》地图,在汉江水系下游、秦楚地理夹角处,轻轻落笔:
     “第156站:安康。她是山水之间的一声低语,是从蜀道奔向荆楚的温柔缓冲。”
     一、汉江水口:秦地的柔骨与锋芒
     我第一站去了安康城区东侧的瀛湖码头。瀛湖是汉江上最大的人造湖泊,江水宽广宁静,数十座岛屿浮于水中,被称作“西北的小千岛湖”。
     乘船前行,江面风起微浪,两岸青山如黛,一座座吊脚楼点缀其间。
     船夫是土生土长的汉江人,他说:“汉江就是我们的根,安康人有多柔,水就有多深。”
     我问他:“柔有什么用?”
     他咧嘴一笑:“柔能绕石,水到之处,万物皆生。”
     我写下:
     “安康的气质不在高楼,不在速度,而在于水——一种能穿越峡谷,也能温养心田的水。”
     二、岚皋梯田与云海:藏在人间最深处的层层诗意
     第二天,我去了南部山区的岚皋县。
     这里的山比汉中更密,水比西安更绿。沿盘山公路进入云雾层中,一座座梯田在雾气中缓缓露出脊线,像是大地的诗行。
     一户苗族人家接待了我,炕上铺着刺绣被,厨房里飘着土鸡汤香。他们用土语混着普通话跟我说:“我们住得高,但不孤单。”
     我问:“不觉得不方便吗?”
     一家之主笑着端酒:“不方便,才有意思。方便了,山就没味了。”
     我写下:
     “山中生活从不急于向下看,而是耐心地向上活;
     安康,不是出路多,而是心路宽。”
     三、富强村与旧时移民:被迫南下者的温柔新生
     我第三站去了汉滨区的富强村,这是明代“湖广填四川”中部分迁民在安家落户的结果。
     村中老人说着带口音

第156章 安康:汉江之南,巴山之间——山水相依的秦楚缓冲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