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6章 资阳:石刻有骨,田野有气——川中原野上的低调之章[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是吴阿蒙。
     从眉山出发,我沿成渝铁路一路向东,穿越一片片稻田、厂房与丘陵,走进这座被川渝大动脉夹持、却始终拥有自己独立脉搏的城市——资阳。
     在地图上,它常被误读为成都的“边角料”,或重庆的“前站休息地”。可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明白:资阳不是夹缝中的附属品,而是一口田地中的坚果核——小而硬,薄却香。
     这里既有千年石刻藏于山林,也有新兴工业拔地而起;既有乡野里的质朴人情,也有中轴城市的未来谋划。它不像眉山那样书卷气浓,也不像绵阳那样科技闪耀,它是“把苦活干好,把话说轻”的那种城市。
     我翻开《》地图,在四川中部偏东的缓坡地带、临近天府国际机场南缘轻轻落笔,写下:
     “第146站:资阳。她是不会主动发声的土地,
     却在田埂、石林、校舍与厂房间,把日子写得铿锵而真实。”
     一、安岳石刻:山中万佛,岁月沉语
     我第一站去了安岳。
     这是资阳最具历史分量的地方,一座因石刻艺术而闻名的小县。沿着斜坡进入圆觉洞景区,石壁上密布着精细佛像:慈眉善目,千姿百态,岁月在其身上撒下了斑驳的光。
     一位守碑老汉看我驻足,主动走来开口:“你看这尊普贤骑象,千年不倒,是这里的主心骨。”
     我问:“你们年轻人还来看这些石头吗?”
     他叹口气,说:“看得少了。但石头不怕寂寞,它等得起。”
     我摸了摸一尊风蚀严重的石佛,感觉它像是在向我低声念经,语言听不懂,但节奏我明白。
     我写下:
     “安岳石刻不是‘文物,是沉默的灵魂图谱。
     它们不是历史的陈列品,而是时间留下来的长篇小说——
     你不必读全,却不该略过。”
     二、临空新城:未来在田埂之上崛起
     第二天,我驱车前往临空经济区。
     这里是资阳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的板块之一,大片崭新的厂区、物流港、科研楼拔地而起,配套地铁已经规划延伸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交通、电力、人才政策早已对接。
     我站在远处望着一栋栋玻璃楼,它们像是不愿打扰田野的“安静建筑”。
     一位本地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经过,背着文件袋。他是资阳返乡创业的一名新型农产品电商。
     我问他:“你觉得这城市有没有未来?”
     他回头笑了一句:“这里的土有点厚,种什么都能长出来。”
     我写下:
     “资阳的未来不是‘造梦,而是‘务实;
     她不会

第146章 资阳:石刻有骨,田野有气——川中原野上的低调之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