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章 东莞:厂房之心、工人节奏与世界商品的低音乐章[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岭山是东莞城市边缘的工业村之一。
     我来这里探访一位朋友——阿强,一个在工地上做了十年焊工的东北汉子。
     我们坐在他的出租屋阳台抽烟,看着远方山头间,红蓝相间的厂房像棋盘一般铺开。
     他说:“我刚来时,梦想是存够钱回老家盖房子。现在嘛,等厂子不招人了再说。”
     我问:“还想过别的吗?”
     他点头:“想过开个烧烤摊。可每次想到那炉子,我就想起车间。”
     我写下:
     “东莞不是不让你做梦,只是会先问你:你做了多少次夜班?你扛过多少吨货?你愿不愿意先搬100箱子后再说‘理想两个字?”
     四、松山湖科技园:机器思维与人文试验场
     与传统工业区截然不同的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这里是东莞迈向“智造”的方向标。园区内林荫大道整齐,绿化如画,高新企业云集。
     我拜访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技术员小陈是一位来自北京的高校毕业生。
     他说:“我在这里写程序、看模型,没太多外界干扰。东莞不像北上广卷得那么快,但它很实在。”
     我问他:“你怎么看周边的那些工人?”
     他顿了顿,说:“他们做出的是产品,我们做出的是算法。本质上,我们只是分工不同。”
     我写下:
     “在东莞,科技不是对抗工人,而是延续双手的方式。它不是未来,它是另一种当下的工业写法。”
     五、地图与生产节拍的底音主章
     夜里我回到厚街旅馆,窗外厂房灯火未灭。
     我摊开地图,从深圳切入东莞,从城市叙事滑入工业文书。这一章,是一台未停歇的机器,一支不奏旋律却持续发声的重低音。
     我在《》的页脚写下:
     “东莞是这部交响曲中的底音乐章。它不以音高取胜,而以力度定魂。它提供了世界的底部节奏,让梦想得以有价、生活得以运作。它是制造者的诗,是沉默者的歌。”
     夜色渐深,车间不息,打工人归来,梦想仍未入眠。
     我轻声说:
     “下一站,是广州。
     一座揉合南国繁华、商贸鼓点与岭南文脉的综合协奏章。”
    喜欢。
  

第70章 东莞:厂房之心、工人节奏与世界商品的低音乐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