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你没名字,但被记得[1/2页]
僵约:我王者僵尸,要娶马小玲!
夏洛克己
阿阮站在村外那片光秃秃的孤岩下,望着眼前歪歪扭扭站成一排的孩子们,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群小萝卜头,是她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唯一的希望。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立一块碑。”阿阮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孩子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盯着阿阮身后那块其貌不扬的石碑。
石碑是村里唯一的石匠大爷敲敲打打几天赶制出来的,粗糙,朴实,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一样。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们帮着阿阮把石碑立了起来。
夕阳西下,给石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倒也显得有几分庄严。
“阿阮老师,这碑上……怎么没字啊?”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仰着头问道。
阿阮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有些东西,说出来就轻了。留在心里,反而更重。”
“留在心里?”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眨着眼睛。
“来,孩子们,都把手贴在石碑上。”阿阮示意孩子们围着石碑站好,将小手轻轻贴在冰冷的石面上。
“然后呢?阿阮老师,我们要干什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道。
“唱首歌。”阿阮轻声说道。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平时最爱唱的就是阿阮教的歌,可在这块光秃秃的石碑前,却有些怯场。
“就唱那首《风阿姨的歌》吧。”阿阮鼓励道。
孩子们清了清嗓子,开始用稚嫩的童声哼唱起来:
“风阿姨,轻轻吹,吹过田野,吹过山……”
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整齐,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
阿阮闭上眼睛,感受着孩子们手心的温度,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脉搏。
突然,石碑的表面浮现出一层极淡的紫光脉络。
那光芒很微弱,像是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会熄灭。
但它确实存在,而且随着孩子们的歌声,有节奏地明灭着。
“阿阮老师,你们看!石碑发光了!”一个眼尖的孩子惊呼道。
阿阮睁开眼睛,看着石碑上那层若隐若现的紫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那是……0.3赫兹的谐波。”她喃喃自语道。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0.3赫兹的谐波,但他们知道,这块石碑变得不一样了。
“它认得你们的心跳。”阿阮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孩子们听不懂阿阮在说什么,但他们能感受到阿阮的心情。
他们更加卖力地唱着歌,小手紧紧贴在石碑上,仿佛要将自己的心跳传递给它。
歌声在山谷中回荡,紫光在石碑上闪烁,构成了一幅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与此同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也在悄然发生着。
林念,这位行踪不定的生态记录者,依旧在四处漂泊。
他走过一个个“回声碑”,那些由人们自发建立的纪念场所。
有的“回声碑”是一棵古老的大树,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是一面爬满藤蔓的墙壁,绿意盎然;还有的是一片地下的菌阵,散发着幽暗的光芒。
每到一个“回声碑”,林念都会静立片刻,感受着周围的能量波动。
然后,他会从口袋里掏出一截炭笔,在附近的岩石上画下一个螺旋纹。
螺旋纹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圆圈,然后向外延伸,形成一个漩涡的形状。
没有人知道林念画这些螺旋纹是什么意思。
他从不解释,只是默默地画着,然后默默地离开。
但渐渐地,有人开始模仿林念的行为。
他们在“回声碑”附近也画下螺旋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久而久之,螺旋纹遍布大地,成为一种新的民间符号。
它代表着什么?
没有人知道。
也许是纪念,也许是追忆,也许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在遥远的北方,一座名为“回声纪念碑”的建筑正在落成。
这座纪念碑由地球生态修复工程师韩松主持建造,旨在纪念那些为了地球生态修复而牺牲的人们。
纪念碑的造型很简洁,就是一个巨大的圆环,环绕着一片绿色的草地。
在圆环的中心,嵌入了一块火种的残片。
“这是什么?”记者好奇地问道。
“这是火种的残片,是希望的象征。”韩松回答道。第49章 你没名字,但被记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