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王德化还要兼顾外廷这一摊子事情,根本忙不过来。
     而且为了制衡的需要,崇祯皇帝也不可能给这个野心勃勃的东厂提督王德化太多的权力,否则他一旦成长起来,大明可真的要重蹈大唐衰亡的覆辙了!
     所以,选来选去,还是要从自己能拿捏的住,且不会背叛自己,还有一定能力的宦官当中选择。
     经过一番调查和考量,崇祯皇帝还是选择了这个从死囚牢中出来的卢九德。
     因为福王的事情,韩赞周已死,和卢九德相熟之人为了不受牵连,早就与其撇清了关系,此人彻彻底底的成了一个“独人”,正是完成这种保密性工作的不二人选!
     因此,崇祯皇帝救赎了他,而卢九德也觉得自己被崇祯皇帝所救赎,更是死心塌地的为其卖命,这就是李世民顶级智慧的御下之道!
     ……
     崇祯皇帝沉吟半晌后,随后对着门外的锦衣卫说道:“将吴襄带进来吧!”
     随即,吴襄就被带了进来。
     崇祯皇帝盯着这个五十多岁的吴三桂之父,在脑海中搜寻起此人的有关生平信息来。
     吴襄,南直隶高邮人,天启二年武进士,崇祯初年,出任辽东总兵,其上司是祖大寿。
     崇祯四年八月,满清皇太极发动“大淩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明军前部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
     崇祯皇帝大怒,将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擢其子吴三桂为辽东总兵。
     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率军破大同、真定,当时的崇祯皇帝为了让吴三桂入关勤王,重新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诏狱里关了大半年,吴襄的气色显然不是那么好,虽然此人为武进士,不过其做派和其子吴三桂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说吴三桂和其父吴襄一脉相承了,都是未战先怯,临阵脱逃,总想着保全自己的实力,从来不为国家拼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甚至此人的品德还不如如今降清的祖大寿。松锦大战时,祖大寿能坚守锦州两年之久,最终因为粮草枯竭,城内弹尽粮绝,不得已才投降了满清。
     而吴襄在面对建奴八旗时,根本就提不起一点儿进攻的想法,要不是他还有点用,崇祯皇帝早就将其处死了!
     消化完这些信息后,崇祯皇帝盯着跪在地上的吴襄,开口说道:“吴襄,你可知罪?”
     面对崇祯皇帝的询问,吴襄立马提起精神,开口大叫道:“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啪!啪!”
     站在一旁的王德化立马朝他脸上,抬手就是两巴掌,尖声喝道:“皇爷面前,禁止喧哗喊叫!老实回答陛下的问话即可!”
     挨了两巴掌的吴襄耷拉下脑袋,不敢再继续喊叫了!
    喜欢。
  

第486章 救赎之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