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主控台的光晕映在他镜片边缘,赛程表上的对手名称终于清晰浮现——“铁壁之阵”。他没有收回手,而是调出系统后台,指尖快速滑动,将上一场战斗后自动归集的“战斗残影碎片”划出十五枚,投入“碎片收集兑换”模块。界面闪烁数次,一段从未公开的比赛片段缓缓加载。
画面中,“铁壁之阵”在“霜脊峡谷”防守据点,敌方三名突进角色从侧翼包抄,技能链已成型。就在对方即将破防的瞬间,五人阵型微调,前排双盾交叠,后排双法杖同步抬升,辅助位的治疗光晕提前0.3秒覆盖全队。反打仅用两秒,敌方三人倒地。
沈逸将片段回放三遍,逐帧暂停。林悦站在他身后,目光锁定在阵型前压的刹那。“他们……动作是一起的。”她低声说,“不是反应,是预判。”
沈逸点头,调出波形分析图。那0.3秒的集体前压,在节奏图上形成一道尖锐的脉冲峰,规律得近乎机械。他将该数据导入“策略模拟空间”,系统界面瞬间切换为全息沙盘,两支虚拟战队在模拟地图上列阵。
百万次推演启动。
前十万次模拟中,己方采用常规强攻战术,胜率稳定在11.8%。沈逸皱眉,调出敌方阵型自适应逻辑——每当正面压力超过阈值,其后排双法便会收缩至盾阵后方,辅助位则立即释放群体减伤,封锁所有突进路径。常规打法几乎无解。
他切换推演模式,设定“高风险突袭”与“节奏诱导”双主线。系统重新运算,推演速度提升至每秒三千次。当模拟次数突破八十万时,一条低概率路径被标记为“潜在突破口”。
沈逸放大该路径。推演显示,在“铁壁之阵”完成一次成功反击后的1.8秒内,其辅助位会因技能连发进入短暂冷却,0.4秒的空窗期恰好暴露在侧翼高台视野盲区。若此时由一名高爆发角色从高台切入,配合正面瞬控压制,可撕开防线缺口。
他调出角色权限,将“夜莺”设为突袭执行者。系统提示:“隐藏身份加持已激活,女性形象出战,全属性增幅+7%。”沈逸没有迟疑,将该路径设为优先推演目标。后续十万次模拟中,该方案胜率攀升至63.2%,成为唯一可行破局链。
他退出模拟空间,转身走向战术训练舱。林悦已调出首战反打链数据,正对比两场战斗的节奏节点。“他们和‘影袭者不一样。”她说,“‘影袭者靠打乱节奏,而‘铁壁之阵……是把节奏焊死了。”
沈逸点头。“所以我们不能抢节奏。”他走到战术板前,画出一道弧线,“要造节奏。”
他调出首战第七分五十八秒的反打链数据,投影在训练舱中央。“上一场,我们开局失误,阵型脱节,但他们也没抓住机会。”他指向误差曲线,“因为我们的混乱,打乱了他们的预判。”
林悦盯着那条波动剧烈的协同误差线,忽然说:“你是说……我们可以故意乱?”
“不是乱。”沈逸纠正,“是假破绽。”
他设计新战术链:前中期主动示弱,诱导“铁壁之阵”发起反击,待其完成反打、技能进入冷却的1.8秒窗口,由“夜莺”从侧翼高台切入,张锐瞬移控场,王哲掩护输出。关键在于,示弱必须真实到足以骗过对手的预判系统,又可控到不引发连锁崩盘。
训练舱内,五人穿戴反馈环,进入模拟战场。第一轮演练,张锐在示弱阶段仍下意识前压,被系统判定为“意图暴露”,敌方阵型未动。第二轮,林悦因技能释放节奏过稳,被识别为
第447章 新的对手情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