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会议室的百叶窗缝隙斜切进来,在桌面上投下几道平行的光带。沈逸的手指刚刚离开终端屏幕,余温还残留在指尖。程澜的那条回复——关于键盘上残留的“密语”——仍停留在对话框里,未读标记微微泛着蓝光。他没有点开第二次。
就在他准备调出战队训练日志时,终端右下角弹出一条系统提示,来自【潜力挖掘预警】模块,不是常规推送,而是红色边框的即时警报。
“异常舆论波动检测:‘夜莺战队相关词条在三大社交平台出现集中负面引导,传播路径呈现非自然扩散特征,建议立即介入。”
沈逸的视线瞬间凝住。
他迅速切换后台,调取舆情监控面板。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一串串关键词自动归类:
“夜莺战队刷数据”“战术公开课造假”“后台操控观众互动”“选手真实水平存疑”……
这些言论最早出现在两个小时前,起初零星散布于小众论坛,随后被多个万粉级游戏博主同步转发,附带“知情人士透露”“内部消息曝光”等话术包装。评论区开始出现对立争吵,部分忠实粉丝试图澄清,却被淹没在有组织的刷屏攻击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攻击内容都避开了事实性错误,不提具体赛事时间、不伪造截图,而是用“感觉不对劲”“总觉得赢得太轻松”“是不是有内定”这类模糊质疑,精准踩在平台审核的灰色地带。
沈逸靠向椅背,指节轻叩桌面。
这不是普通玩家的情绪宣泄,也不是竞争对手的临时起意。这种节奏控制、话术设计、传播节点的精准投放,背后必然有专业团队在操盘。
他调出传播链图谱,十几条主干转发路径在三维视图中展开,像一张悄然张开的网。系统自动标记出三个高频IP集群,地理位置分散,但网络协议层存在相同加密跳转特征。
【伏笔触发:专业级舆论操控痕迹,手法与此前电源箱蚀刻符号事件存在底层逻辑相似性。】
他记下了这个关联点,暂未深挖。
手机震动,林悦发来一条语音:“逸哥,你看到了吗?好几个群里都在传,说我们公开课的数据是提前录好的,连观众打赏时间轴都能对上。”
沈逸回拨过去。
“先别回应。”他说,声音平稳,“让他们吵,我们收集信息。”
“可是……”林悦语气犹豫,“已经有媒体开始写稿了,标题都起好了,《热度背后的水分》。”
“那就让他们写。”沈逸站起身,走向战术分析区的主控台,“越是这时候,越不能乱节奏。我们一回应,就等于承认了他们在定义议题。”
他打开内部通讯频道:“所有人,暂停今日公开直播训练,改为封闭式战术推演。林悦,你负责汇总所有攻击言论,按来源、话术、传播时间轴建立档案。技术组,反向追踪那几个核心转发账号的注册与登录信息,尤其是设备指纹和行为模型。”
指令下达后,办公室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键盘敲击声密集响起,多块屏幕上滚动着数据流与拓扑图。
半小时后,初步报告汇总完成。
“七个主要造谣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三个月前,全部使用虚拟身份,绑定海外支付渠道。”林悦站在投影前,指着一张关系图,“但有意思的是,他们虽然分散行动,但每次发帖的时间间隔几乎一致,误差不超过七秒。像是……共用一个指挥节点。”
沈逸点头,这与他的判断一致。
他调出【策略模拟空间】,将当前舆论态势输入系统。虚拟沙盘在意识中展开,无数变量开始碰撞推演。
——若选择沉默,负面声量将在48小时内达到峰值,战队商业合作可能面临解约风险,但真实粉丝忠诚度上升12%。
——若发布声明澄清,短期内可压制30%负面言论,但会激化对立,引发更大规模的“你越否认越有问题”式反扑。
——若主动放出一段未公开的训练录像,真实感可提升公信力,但可能暴露战术细节,影响后续赛事。
第379章 外界的羡慕与嫉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