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期合作。”周维安重新开口,“不是代言,不是宣传,而是真正的联动——职业战队与教学体系的双向输入。”
“具体指什么?”
“比如,您能否为学院提供一场内部讲座?不对外直播,不设媒体,只面向核心学员和教练组。”
沈逸沉默几秒,忽然起身走到控制台前。他输入一串指令,战术屏无声亮起,一段脱敏后的高地防守模型缓缓展开——冰墙释放角度、双C站位压缩、视野盲区补控节点,全部以逻辑链呈现,唯独隐藏了决策推演的核心路径。
“这就是我能给的。”他说,“框架可以共享,但真正的‘为什么,得靠他们自己走一遍。”
模型运行到第三十七秒,画面定格在一次预判性封路操作上。周维安盯着那条轨迹线,眉头微动。
“这个走位……不是常规最优解,但它封死了所有变数。”
“因为对手的习惯比他们自己记得更清楚。”沈逸关闭投影,“战术的本质,是把人性也纳入计算。”
周维安深吸一口气,终于笑了。“您拒绝拍照,拒绝命名,甚至连荣誉都推回去。可您给的,偏偏是最难复制的东西。”
他收起文件,向门口走去,走到一半又停下。
“最后一个问题。”他转身,“您觉得,现在的电竞教育,缺的是天才,还是机会?”
沈逸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回桌边,拿起那支用了三年的旧笔,笔帽上有道细小裂痕。
“缺的不是天才。”他说,“是允许失败的环境。是有人愿意在你第一次连招失误时,不说‘你不行,而是问‘你想怎么改。”
周维安点头,不再多言,带着助理离开。
门关上后,休息室恢复安静。沈逸坐回座位,打开通讯面板,准备关闭今日所有预约。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时,门外又响起脚步声。
这次是轻快的敲门节奏。
门开后,一名穿着学院实习服的年轻女孩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叠资料,神情紧张。
“沈……沈老师?”她声音有些抖,“我是来送白皮书修订版的。刚才……您说的那句话,我能再问一句吗?”
沈逸点头。
“您说系统只回应坚持。”她抬起头,眼睛发亮,“那像我们这样,没有天赋,没有资源,每天只能蹭机房练习的人……真的能走到您这一步吗?”
沈逸看着她,看到三年前那个在角落里反复调试延迟的年轻人。
他沉默两秒,只说了一句话:
“系统从不筛选出身,只回应坚持。”
喜欢。
第369章 学院的感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