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她走了,但影子还留在灯下[2/2页]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喜欢秦岭虎的萧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殿下请吩咐。”徐惠恭敬地说道。
     李承乾缓缓说道:“明日,你主持东宫灯政评议会,广邀东宫女官列席。”
     “灯政评议会?”徐惠有些疑惑,“殿下,这是为何?”
     李承乾微微一笑,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次日,东宫灯政评议会如期举行。
     徐惠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在座的各位女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媚娘也坐在其中,神情平静,看不出任何异样。
     会议开始后,徐惠先是总结了近期灯政署的工作情况,然后话锋一转,说道:“最近,长安城发生了一些怪事,说是夜里有提灯女子引导病人,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众女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有人说,这是妖魔作祟,应该请道士来驱邪。
     有人说,这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扰乱民心。
     还有人说,这可能是有人在暗中行善,帮助那些贫苦百姓。
     徐惠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暗自思忖。
     这时,武媚娘突然开口说道:“奴婢认为,此事的关键在于人心。”
     “人心?”徐惠看向武媚娘,饶有兴趣地问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微微一笑,说道:“如果百姓心中有信任,那么即便没有兵卒巡逻,也不会有人作乱。反之,如果百姓心中没有信任,那么即便有再多的兵卒巡逻,也无法阻止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所以,你的意思是……”徐惠问道。
     武媚娘淡淡地说道:“奴婢认为,与其增派兵卒巡逻,不如加强对百姓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相信朝廷,相信东宫。”
     武媚娘说完,便低下头,轻轻抿了一口茶。
     就在她低头抿茶的瞬间,袖中指尖却悄然划破了茶盏的边缘,一道细微的裂痕,出现在茶盏之上。
     当晚,西市,夜幕降临。
     提灯女子再次出现,在暗巷中引导病人。
     但这一次,在她身后,多了一队不着甲胄、只披麻衣的“灯仆”。
     这些“灯仆”,都是东宫派遣出来的医童,他们暗中跟随在提灯女子身后,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而她并不知道,自己身后,多了几双眼睛……
     三日后,孙思邈急匆匆地赶到东宫,面色凝重,神色慌张。
     “殿下,不好了,出事了!”孙思邈一路小跑,须发皆颤,平日里仙风道骨的模样荡然无存,活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铜钥匙模型,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悦:“孙御医,何事如此惊慌?莫非是长安的疫情,又起了什么幺蛾子?”
     孙思邈气喘吁吁地说道:“殿下,新药方……出问题了!是那味‘紫金藤!药性……药性它,它翻倍了!已经有几个病人,服药之后心悸昏厥,情况十分危急!”
     徐惠闻言,脸色瞬间苍白。
     她猛然想起什么,顾不得礼仪,直接冲回暖阁,翻箱倒柜地找出了武媚娘当日呈上的《善后疏》原稿。
     “紫金藤……紫金藤……”徐惠喃喃自语,手指颤抖地抚摸着略显粗糙的麻纸。
     她灵机一动,取来一块热绢,小心翼翼地覆在《善后疏》上。
     果然!
     在热力的作用下,纸背缓缓显现出一行淡淡的字迹:“紫金非毒,用之在人。”
     “她……”徐惠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头顶,“她不是写错字!她这是……把药方藏进了谏书!”
     顾不得多想,徐惠提着裙摆,一路狂奔至东宫密室。
     只见李承乾正站在一幅巨大的长安暗渠图前,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烛光在他脸上跳跃,映衬得他更加深不可测。
     “殿下!”徐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武媚娘……她,她要借疫立威!”
     李承乾转过身,眼神深邃如潭:“她算准了孙思邈会采信‘民间善举,借着灯引人之名,暗中投放改良过的药方。若是成功,便可收拢民心,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若是失败,呵呵,所有的罪责,自然会落到东宫头上。”
     “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徐惠焦急地问道。
     李承乾走到案前,拿起一个精致的鼻烟壶,轻轻嗅了一口,淡淡地说道:“别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她以为自己是执棋人,殊不知,朕早已将计就计,在药局里,埋下了几颗……好棋子。”
     他顿了顿,”
     徐惠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还是选择相信李承乾。
     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奴婢遵命。”
     李承乾看着徐惠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她不是写错字……她是把药方,藏进了谏书啊……”
    喜欢。
  

第42章 她走了,但影子还留在灯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