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泰昌三年四月十七日的北京,已经有了初夏的暖意。
     紫禁城太和殿的丹陛之下,文官武将分列两侧,朝服上的补子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朱常洛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御座之侧的铜鹤香炉里,檀香正袅袅升起,将整个大殿笼罩在一片肃穆的香气中。
     34;诸位爱卿。34;他开口时,殿内的窃窃私语瞬间平息,34;方才接到军报,我大明三路大军已平定九州,正挥师北上,直逼大阪。34;
     阶下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不少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户部尚书李廷机上前一步,躬身道:34;陛下神武,将士用命,此乃我大明之幸,天下之幸!34;
     朱常洛微微颔首,却没有顺着他的话头往下说。他从龙椅上站起身,缓步走下丹陛,目光落在工部尚书曾省吾身上:34;曾爱卿,年前吩咐的事,办得如何了?34;
     曾省吾连忙出列:34;回陛下,关于北上、南下、西进三条大驰道的勘舆绘图已全部完成,石料场和窑厂也已在沿途选址,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开工。34;
     34;所需民夫呢?34;
     曾省吾的额头渗出细汗:34;回陛下,按原计划,需征调民夫三十万。但眼下北方刚经战乱,南方又要筹备海运,臣......34;
     34;朕知道你的难处。34;朱常洛打断他,转身面向群臣,34;所以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议一件大事——如何从日本岛迁移人口,以解我大秦用工之需。34;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连檀香燃烧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内阁大臣叶向高皱起眉头,上前道:34;陛下,征伐日本已耗资巨万,若再迁移人口,恐国库难支啊。34;
     34;叶爱卿此言差矣。34;
     朱常洛走到他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34;你算算,征调一名民夫,一年要耗多少粮草?给多少工钱?若从日本迁来一户青壮,不仅能干活,还能垦荒种地,繁衍后代,这笔账孰优孰劣?34;
     叶向高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他身后的兵部尚书叶梦熊上前道:34;陛下圣明。只是日本距中原万里之遥,海运艰险,如何保证人口顺利抵达?34;
     34;这便是要议的第二件事。34;
     朱常洛回到御座旁,拿起案上的一份奏折,34;参谋部已拟定方案,从天津卫、登州、宁波三地调派商船百艘,每艘可载三百人,往返一次约需半月。按此计算,一年可迁移人口近八十万。34;
     34;八十万?34;
     户部侍郎倒吸一口凉气,34;陛下,安置如此多人口,需耗良田万顷,房屋数万间,国库......34;
     34;国库国库,你就知道国库!34;
     朱常洛把奏折往案上一拍,龙椅扶手被震得嗡嗡作响,34;朕问你,辽东黑土地荒了多少?甘肃宁夏的戈壁滩能开垦多少?这些人口去了,不仅不用国库掏钱,还能给朝廷纳粮缴税,你怎么不算这笔账?34;
     户部侍郎吓得跪倒在地,连声道:34;臣愚钝,臣该死。34;
     冷哼一声,目光转向户部尚书:34;王爱卿,安置方案拟好了吗?34;
     王城连忙出列:34;回陛下,臣已拟定《外藩人口安置条例》。凡从日本迁来者,男丁十六至五十岁者编入农营,参与垦荒修路;女子十三至四十岁者编入织营,从事纺织;老弱病残者集中安置,由地方官府统一管理。34;
     34;赏罚呢?34;
     34;凡勤恳劳作、遵纪守法者,五年后可入明籍;若有反抗者,男子罚作苦役,女子没入官坊。34;
     王部堂顿了顿,补充道,34;臣还建议,将日本男女分营安置,避免其聚众生事。34;
     泰昌皇帝点点头:34;此法可行。但有一条,不得随意杀戮。这些人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受死的。34;
     他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总管匆匆跑进殿内,手里举着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34;陛下,前方军报!34;
     泰昌皇帝接过军报,展开一看,嘴角渐渐扬起笑意。他把军报递给身边的太监,朗声道:34;萧爱卿奏报,已攻克大隅国,缴获粮草二十万石,俘虏男女三千余人。骆尚志、吴惟忠两部亦有捷报,九州岛已进入我大明版图!34;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群臣纷纷跪倒在地:34;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34;
     朱常洛抬手示意众人平身,目光却落在殿外的天空上。他想起几年前在台湾的那个夜晚,自己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篝火,萧如薰和自己讲着何时才能让中原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如今,他做到了,却又有了新的目标。
     34;诸位爱卿。34;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34;朕要修的,不只是驰道,更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天下。辽东要成为粮仓,西北要变成沃土,东南要富甲一方。而这一切,都需要人,需要无数双手去耕耘,去建造。34;
     他走下丹陛,停在叶向高面前:34;叶爱卿,你曾说过,百姓是水,朝廷是舟。如今朕要引水灌田,让这万里江山都郁郁葱葱,你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叶向高望着眼前这位年仅二十的帝王,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忧都显得多余。他躬身道:34;陛下远见卓识,臣自愧不如。臣愿牵头,协调各部,务必将此事办妥。34;
     34;好!34;
     朱常洛拍了拍他的肩膀,34;内阁负责统筹,参谋部调派船只,民政部制定细则,财政部拨款调度,工部准备工具。朕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务必让第一批日本移民在秋收前抵达辽东。34;
     群臣齐声应道:34;臣等遵旨!34;
     散朝后,朱常洛独自留在太和殿内。夕阳透过窗棂照进来,在金砖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他走到一幅巨大的舆图前,手指从北京一路划到日本列岛。
     34;若要华夏长治久安,必除东南之患。如今日本已在我股掌之中,这天下,该换个活法了。34;
     舆图上的日本岛像条蜷缩的蚕虫,而大明的疆域则像片广袤的桑叶。朱常洛看着萧如薰留下来的舆图,在辽东、甘肃、广东三地圈了圈,又在日本岛上画了个大大的叉。
     34;来人。34;
     李进忠连忙走进来:34;陛下有何吩咐?34;
     34;传朕旨意,命晋王率锦衣卫赴日本,协助军队遴选移民。34;
     朱常洛顿了顿,补充道,34;告诉晋王,凡有一技之长者,不论男女老少,皆优先带回。尤其是工匠、医师、农桑能手,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34;
     34;奴才遵旨。34;
     大殿内又恢复了寂静。
     朱常洛望着舆图上的万里江山,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大本堂听先生讲的故事。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商汤伐桀,网开一面;武王伐纣,放牛归马。自古帝王,或治世,或乱世,或兴邦,或亡国。
     而萧如薰要他做的,是开天辟地。
     34;陛下,夜深了。34;
     内侍总管轻声提醒。
     朱常洛回过神,发现夕阳早已落下,殿内已亮起宫灯。他点点头:34;摆驾乾清宫。34;
     走出太和殿时,夜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来。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繁星满天,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

第317章 庙堂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