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只有这样了!上面的文件要是爆出来……”
     石星走到窗边。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他想起李成梁密信里的那句话:“朝堂如弈局,无筹码则无落子之地。”如今,他们的筹码,就是李如松的十万铁骑,而高有的筹码,却是足以颠覆朝局的秘辛。这场博弈,谁都输不起。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初九,三法司终于做出终审判决:“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有,主使伪造边将文书,诬陷忠良,依《大明律》处斩,秋后问斩;逃兵王二,从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正月十二,消息传到辽东。李如松正在教儿子李应祺练箭,听到亲兵的禀报,手中的弓骤然松开,羽箭“嗖”地一声射穿了靶心。
     “好!”
     他低声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总算没白等。”
     幕僚愕然,不知如何回答。
     “报!”
     一名亲兵从怀里中摸出姚文蔚新送来的密信,递给了李如松。
     信末多了一行小字:“高有密箱中的文书,已交由内阁封存,永不启封。”
     “永不启封?”
     李如松苦笑,“这就是他们的‘秉公办理。”
     如今,武将的生死要靠文官的权谋来保全,宦官的罪证要靠内阁的封存来掩盖,这大明的江山,早已像他手中的这封信,被层层叠叠的磨迹蛀空了内里。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上,姚文蔚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陈邦科递来一杯热酒:“大人,高有已伏法,辽东的兵也已调动,您该放心了。”
     姚文蔚接过酒杯,却没有喝。他望着远处紫禁城的轮廓,那里曾是他心中的圣地,如今却只看到重重叠叠的阴影。
     “放心?”
     他低声道。
     “当我们用权谋赶走萧如薰,保住李如松时,就已经输给了高有。因为从那一刻起,武将的忠诚,不再是对君国,而是对权谋。”
     酒液在杯中晃动,映出他苍老的面容。”
     寒风从城楼掠过,吹灭了街边的一盏灯笼,黑暗中,仿佛有无数蛀虫在啃噬着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发出细微而清晰的声响。而这声响,被元宵的喧嚣掩盖,被帝王的福寿膏麻痹,直到多年以后,当建州的铁骑真正叩关时,才会惊醒这沉睡的王朝,却早已为时已晚。
     雪又开始下了,细细密密,落在姚文蔚的肩头,像一层无声的灰烬。他知道,这场用权谋换来的平安,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而大明的悲哀,早已在高有拿出那封伪造文书时,就已注定。
    喜欢。
  

第215章 审案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