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中燃烧着火焰:34;蒯草虽贱,却能助剑锋斩敌。我蒯彻虽是一介辩士,也要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34;
蒯彻此时还不知道,他这根蒯草,日后将会成为操控最锋利的剑锋的剑柄。
日后兵仙的命运,也将因他而改变。
···
当蒯彻的车队消失在北方的晨雾中后,李明衍并没有立即下令继续南行。他站在驿亭前,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群山,陷入了沉思。
在半个月后,李明衍进入大山,被群山阻断前的最后一天,他收到了周文用信鹰送来的信,周文在信中说:
34;矩子钧鉴:
属下已安抵楚地,一切尚好。承蒙矩子信任,得以近观楚国风云,所见所闻,颇有感触,特修书一封,望能为矩子参详。
初至负刍公子封地时,属下着实吃了一惊。这位公子比上次云梦泽一别时,判若两人。消瘦是表象,真正的变化在眼神——那种贵公子的轻浮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沉稳。属下甚至觉得,他早已猜到矩子派我来的用意,却故作不知,反倒热情相迎。
公子正在兴建的水利工程,规模宏大,设计精妙。属下细观其布局,表面是寻常的农田水利,实则暗含军事考量——进可为攻伐通道,退可为防御屏障。此等手笔,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长远之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让属下惊异的是,公子对待百姓的态度。他常说:39;这些都是我楚国的子民,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39;话虽温情,但那个39;总有一天39;,却让属下背后发凉。这意味着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恐怕会有诸多牺牲。公子似乎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为了他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属下在其封地停留月余,助其改进水工。期间观察到,公子身边聚拢了不少能人异士。这些人对公子忠心耿耿,显然不是寻常主仆关系。属下惊讶,公子这么快就编织了一张不小的网。
正当属下以为要长期留在公子身边时,项燕将军的征召令突然到来。说来奇怪,公子收到调令时,脸上闪过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期待?他甚至主动劝说属下前往,说是39;好机会39;。
临行前,公子单独召见属下,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39;在项将军那里,周先生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楚国。那是过去的楚国。39;当时不解其意,现在想来,颇有深意。
属下现已在项燕将军帐下效力旬日,以占卜师身份行走军中。项将军确实名不虚传,治军严明,爱兵如子。更难得的是,将军虽是武人,却颇通水利之道。他正筹划在淮水沿岸建立一系列军事据点,每处都配有完善的给水系统。
矩子明鉴,属下以为,负刍公子之心,已非池中物。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而项将军也手握重兵,他们之间的联动,我会如矩子所令,多加留心。
另有一事需要禀报:属下在军中发现,项将军的三个儿子,也颇为武勇,尤其是二郎,勇武过人,且此子对兵法韬略有着超乎年龄的理解。属下观其言行,颇有超越乃父之气。
属下会继续留在项将军军中,一方面协助军务,一方面观察楚国局势。若有要事,定会及时禀报。
末了,想起临行前矩子的叮嘱。矩子说,要做负刍公子身边的一盏灯。可现在看来,公子或许并不需要灯光指引——他早已选定了自己的道路,那是一条在黑暗中前行的路。属下能做的,恐怕只是记录下他的足迹,待日后...或可为戒。
楚地秋凉,望矩子珍重。百越瘴气深重,万望小心。
周文顿首34;
李明衍读完信,久久不语。
他走到山崖边,俯瞰着脚下云雾缭绕的深谷。百越的大山将如屏障般阻隔了他与中原的联系,但周文的这封信,却让他清晰地看到了楚国的风云变幻。
他收起信笺,转身对身后的人说:34;走吧,我们该进山了。34;
有人北归故土,寻求生的希望。 有人更名换姓,踏上新的道路。
群山在前,云深不知处。
喜欢。
第264章 北雁回归时(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