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的话音落下,室内氤氲着一股凝重的气息。窗外,邯郸城的灯火次第点亮,人声喧嚣渐远,唯有一声声更鼓在幽暗中缓慢敲击,如同岁月的脉搏。
34;死人?34;李明衍微微一愣,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精神尚佳的老者,34;老先生此言何意?34;
老者轻叹一声,转身走向窗边。窗外,暮色已深,远处龙台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座沉默的巨兽。他指了指那高耸的宫阙,语气平静而肃穆:
34;在那龙台眼中,在世人眼中,我已故去十载有余。34;老者转过身,目光如炬,34;自己本不该吐露姓名,但李先生已是平原君府上的恩人,当以性命相托,不应再有隐瞒。34;
他缓缓道:34;老夫姓毛,名遂。知晓我尚在人世的旧部,都称我为毛公。34;
34;毛遂?34;李明衍几乎是脱口而出,34;毛遂自荐的毛遂?34;
老者闻言,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34;想不到李先生竟还知道老夫往事,这世间知晓我事迹的人已不多矣。34;
李明衍心中暗道:你不知自己千年之后,一己之力贡献了多少成语典故。面前这位看似平凡的老者,竟是那位以34;毛遂自荐34;闻名天下的外交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此刻亲见其人,宛如穿越千年的对话,令李明衍内心震撼不已。
34;先生曾随平原君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一战成名,脱颖而出。34;李明衍恭敬地问道,34;不知后来为何再未闻先生消息?34;
毛遂沉默半响,眼神渐渐变得遥远,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数十年前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从腰间取出一个破旧的酒囊和两个小巧的酒杯,倒出两杯浊酒,将其中一杯推向李明衍。
34;出使楚国之后,老夫确实受平原君器重,成为其左膀右臂,共谋国事。34;毛遂叹息一声,声音中带着岁月的沧桑,34;然而世事难料,我本以为此生可安心辅佐平原君振兴赵国,不料长平之战后,一切都变了。34;
他啜了一口浊酒,李明衍也跟着喝了一口,感受到那种苦涩在舌尖蔓延:34;邯郸之围解后,赵国元气大伤。整个国家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咎于平原君贪图上党之地,使我赵国陷入困境。我作为平原君心腹,自然也被卷入漩涡之中,从朝堂上渐渐消失。34;
他的声音渐渐升高,眼中闪烁着昔日的锋芒:34;然这些人哪里知道,上党之地深入我赵国腹地,如果给予秦国,则赵国无险可守。而秦赵之间,本就必有一战,我国之战未必不可胜。廉颇固守,双方拼国力拼后勤,本就是对赌国运之战!34;
说到这里,毛遂整个人的气度陡然变化,不再是方才那个颓败的老者,而是几十年前那个在楚王面前慷慨陈词的外交家。他一手拍案,双目如电,面容因激动而涨红:
34;赵国之人,奢靡成风!秦国举国而战,倾尽国力;而我赵国公族呢?他们不愿忍受长期作战带来的消耗,不断鼓噪君王速战速决!34;毛遂手中酒樽颤抖,酒水洒落案上,如同当年浸染战场的血迹,34;强国灭亡,从来不始于疆场,而始于权贵的餐桌与寝宫。最终赵王临阵换将,赵括虽英武果敢有乃父之风,却被迫孤注一掷速战,而后赵国溃败,赵括临阵战死,四十万精锐或被阵斩或被坑杀,邯郸被围,国几乎灭矣!34;
李明衍聆听着这番激烈陈词,不禁为之动容。千百年后的史书,只记载了34;纸上谈兵34;的赵括,记载了平原君争地之贪婪,记载了赵王临阵换将之不明。却未曾记载那些躲在华美锦衣下的贪生怕死之人,那些真正的长平之败元凶,那些奢靡又短视的人,成功地逃过了两次审判——当世的与后世的。历史的公平有时候甚至不会到来,那些被时代辜负的忠义之士,只能等待千年后陌生人的一声叹息。
34;而直到此时,赵国公族仍有大量钱粮藏匿。34;毛遂说到此处,眼泪不受控制地滑落,滴在陈旧的衣襟上,34;若非李喜之父李谈死谏,平原君带头散尽家财,赵国恐怕撑不到信陵君来救。34;
李明衍沉默不语。他已多次的深刻感受到,历史是权力者书写的默剧,真相常隐于华美辞藻之后。我们所知的历史,不过是浮于水面的冰山一角,英雄与罪人的标签,有时也如同水与岸的交界,随着时代潮汐不断重塑。真正通达历史的人,不是记住所有事件的人,而是能听见历史深处那些被淹没声音的人。
34;邯郸之围后,平原君还希望再振赵国,然天不假年,数年后便积劳成疾而逝。34;毛遂抹去泪水,声音低沉,34;他死后,嫡子平庸,赵国朝堂也是人员更替,平原君一脉,也就开始没落了。34;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34;之后赵王伐燕,我竭力反对。我赵国敌人乃秦国,岂能双线作战,与后方燕国为敌?然赵王不听,仍要讨伐,且作战失利。我知道以赵王为人,如果战胜,必会召我申斥,一旦战败,则会更加愤恨我等。为不给平原府再添祸患,我便对外称已自刎而亡。至今已有一纪一十二年。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明衍听罢,心中翻江倒海。赵王双线作战依然不智,作战失利之后又反责良臣,如此行事,何以用人?而毛遂索性假托自刎,也是看透了君王的本性。
他不禁想到数百年后,袁绍与田丰之事,与此何其相似。河北之地的忠臣良将,均如此刚直贞烈,却又苦于未逢明主。彼时彼刻,又恰如此时此刻。时间流转,人事却似乎永远停滞不前。
34;到了公子高这里,34;毛遂继续道,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希望,34;公子有乃祖父之风,是一门的希望。但出质秦国后突然失去音信,问起秦国只说是逃质获罪,再无消息。今日多亏李先生告知公子下落,我等定当尽力,助公子在秦国脱困再起。34;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明衍:34;另外,听闻先生想探寻禹工遗迹并联络我前太子,这需获得赵王许可。老夫虽已隐退,但门人尚在,定会助先生运作。34;
毛遂突然压低声音,神情变得凝重:34;不过,先生需格外留意我赵国朝堂当前炙手可热之人——郭开。34;
34;郭开?34;
34;正是。34;毛遂点头,34;先生之身份必成郭开重点关注对象,原因有三:一是秦国背景引人怀疑;二是水利专长恰逢赵国水利政治化;三是与赢嘉有旧,而郭
第123章 往事眼中沙[1/2页]